鸡西市中级人民法院主办

 

三八专辑|扎根基层 服务百姓

  发布时间:2017-03-08 09:30:35



西郊法庭庭长王爱华


到商户家中普及法律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一直是鸡冠区法院西郊法庭庭长王爱华的座右铭。

    她在西郊法庭工作已历经七个春秋,工作岗位上她不懈努力,紧紧围绕“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这一目标,抱着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的想法,勤学苦练,为城乡结合区的经济建设保驾护航。几年来,她所审结的案件均名列民事审判前茅,2016年被授予“全省法院调解能手”荣誉称号。

    她坚持走群众路线,吃苦耐劳、脚踏实地、敢担重任,无论严寒酷暑经常起早贪晚、放弃节假日给当事人送达、开庭、调查、整理法律文书,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调处每一起纠纷,甚至在父亲做手术时她亦未能陪伴在身边。

    她完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便民措施。针对部分当事人因工作单位繁忙,某些岗位的特殊、请假不便等情况,她放弃自己休息时间,充分利用“假日法庭”、“现场法庭”、“巡回法庭”、“二十四小法庭”等审判模式,减少因诉讼对当事人工作生活产生的矛盾和影响,取得了良好社会效果。

    她积极探索不同调解方式,不遗余力化解矛盾。工作中她善于积极了解诉争焦点,用亲情、真情感化当事人,唤起当事人对社会、家庭、子女的责任感,促使他们接受调解;在调解中她也注重真诚对待当事人,使当事人理解法官为他们解决纠纷的良苦用心,从“法官善于调解”向“当事人乐于调解”发展,以促使他们宽容谅解,在求大同、存小异中达成协议,息诉罢讼。她在审理一起附义务赠与合同纠纷一案时,了解到原、被告系父子,被告得到原告房屋后拒不赡养原告,原告非常痛心,欲通过法院要回房屋。因被告拒不配合法院工作,拒收任何法律文书亦不应诉,还口出恶性言,她亲自先后8次到被告家中、经营的工厂、工作单位耐心细致的做其思想工作,用亲情、真情感化被告,最后被告配合了法庭工作到庭应诉,原告要回了属于自己的房屋,合法权益得到了保障。

    她深入推行多元化、社会化调解机制。积极与辖区乡委、乡政府,村委会,社区等部门建立诉调对接机制,采取召开联席会议、听证会等方式,针对特殊案件共同商讨化解方案,通过便捷、共赢的方式妥善化解矛盾。她还借助律师所拥有的专业法律知识、当事人对律师的信任,推广调解制度,促进社会矛盾化解。

    她深知做一名新时代法官肩上的责任和义务。所以,她始终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找出差距,克服不足,把公正与效率作为其行动的指南,努力做一名让领导放心、让群众满意的好法官!

责任编辑:尹丽波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