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第20个“世界读书日”,4月21日,鸡东法院青年干警成立兴趣小组开展“阅读畅想、书香法院”世界读书日专题活动,此活动旨在倡导全体干警勿忘读书,在工作之余养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良好习惯,营造带有书香气的法院文化环境。
鸡东法院青年干警在工作之余,将它们所珍藏书籍中的某个片段以朗读的方式互相分享。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我们都读过一些激动人心的故事,其中的主人公只有为数不多的时日可活。有时,这个期限长达一年;有时,这个期限短至一天。但是每一次,我们都对那命数将尽的主人公如何安排自己最后的时光充满兴趣。当然,我指的是那些有选择权利的自由人,而不是活动范围被严格限定的死囚。这样的故事会给我们带来思考,让我们不由地想,如果我自己身处那样的环境,会怎么做呢?我们会选择用怎样的事件、经历和想象,来填充我们临终的时光呢?当我们回忆往昔,让我们感到幸福的是什么,让我们感到悔恨的又是什么呢?有时我想,把每一天都当作生命的最后一天来度过,不失为一个非常好的生活原则。这样的态度能使生命的价值得到极大的凸显。我们应该带着优雅端庄、精力充沛、知足感恩的心态来过好每一天。而当我们认为时间无穷无尽地伸展着、绵延着,当我们在日复一日地等待明天,那些良好的生活态度常常不知所踪。当然,也有人愿意按照伊壁鸠鲁的信条“吃,喝,享乐”去随性地生活,但是大部分人还是会被死亡逼近的必然性所折磨。
故事里那些本已命数将尽的主人公,往往在最后通一刻因为某种命运的突变而得救,但是他们的价值观几乎都被彻底改变了。他们变得更加懂得生活的意义和它永恒的精神价值了。我们常常可以看到,那些生活在死亡阴影下、或是死里逃生的人,总是以一种满足的态度,乐观积极地去做每一件事。然而,我们大多数人,却总认为生活是理所当然的。我们不是不知道自己终有一死,但我们却把那一天设定在遥远的将来。
——法警队法警 阚巍
......
读书对新时代法官的教育和培养意义重大。作为一名法官不仅要有良好的法学素养,也需要有良好的人文素养,法官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不仅能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增加理性思考,也能从更广的角度审视纠纷的解决途径,希望通过鼓励全院干警多读书、读好书来提高自身人文素养,陶冶情操,进一步推动提升法官队伍素质、审判质量和司法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