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申请执行人韩某手拿锦旗来到鸡冠区法院执行局,感谢于佳原法官在处理案件过程中,严肃执法,热情耐心,全心为民,方法得当,效果理想。
原来被执行人丁某通过好友结识了学校退休职工韩某,后因做生意缺钱从韩某处借款5万元,借款到期后,丁某通过各种借口、理由推迟还款。无奈,韩某起诉到法院并申请执行。办案人在接待中发现双方矛盾依然十分突出,申请人韩某急等用钱看病,而被执行人丁某却在外地,每次联系都是回不来,那句“等回去在解决”说了无数遍的话,让办案人也很无耐。办案过程中,虽然积极查询丁某名下的银行、车辆、房产等财产,但只发现被执行人只有公积金1万多元,与本案的执行标的还差很多。鉴于被执行人在外地,办案人依法及时将被执行人丁某纳入失信,并限制其高消费。当丁某发现自己出行受到了限制,便主动联系申请人还款1万元。见自己的失信还不能解除,且又在其他方面受到限制,丁某便主动回到鸡西将案款还清。
韩某在收到执行款的时候,激动的留下眼泪,感谢执行法官为她执行回看病的“急救”钱,并送来锦旗。
这是一起典型的慑于失信的威力,主动到法院履行义务的案例。在执行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自作聪明的老赖,他们藐视法院权威,以为凭自己的小伎俩就能逃避执行,殊不知在他们打算迈出拒不执行的“红线”的那一刻,法律的执行大网已张开,只待其自投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