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8日上午,鸡冠区法院刑事审判庭利用语音庭审系统开庭审理了一起虚假诉讼案件。
庭审中,按照语音系统预先设置的审判长、人民陪审员、公诉人、辩护人、被告人角色,语音转换成文字时自动注明发言人角色,有效区分庭审发言对象及发言内容。语音及识别结果实时保存,并依次按照时间顺序实时显示在电脑上,审判长、人民陪审员、公诉人、辩护人、被告人可全程观看所有文字,只要保持正常语速,发音基本准确,系统即可转化,还能根据上下文对个别字词进行自动修正,具有很高的准确性。审判长与被告人进行一问一答的语音录入,书记员节省了打字时间,只需进行操作即可。同时,公诉机关宣读起诉书和辩护人宣读辩护词、控辩双方进行答辩中,根据发言人的停顿时间超过系统所设定的延时时间,系统可自动对文字进行标点符号标注、断句、分行处理,最终形成完整的庭审笔录,庭审结束后书记员只需要简单核对、修改即可,识别率均可达到95%以上。
庭审中利用语音智能识别系统,进一步深化了庭审记录改革,尽可能把法官和书记员从事务性负担中解放出来,提升了审判工作效率,实现法官办案智能化、司法为民便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