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西市中级人民法院主办

 

【3.8特辑】母亲的故事——鸡西中院 徐媛凤

发布时间:2018-03-07 13:50:17


   大爱无言,母爱如水,它博大无私、庄严神圣,它是人类最纯洁、最无私、最珍贵的情感,平凡却伟大。

   我出生于普通的农民家庭,虽然父母都是农民,没有很高的文化水平,但他们教会我的第一课便是劳动人民的勤劳。小时候,母亲总是一天忙不停,做饭、洗衣、忙家务,照顾我和弟弟、爷爷奶奶。春种秋收,农闲时还要做点零活贴补家用。严寒酷暑、天阴下雨,冬去春来,总能看见母亲劳作的身影。

   初中时,家庭条件不好,我作为家里的老大,想辍学减轻家庭负担,一度逃学去商店做帮工。母亲发现后,没有打我,自己却大哭了一场,她自责没有给我们姐弟相对宽裕的家庭条件,还记得母亲哭着说:“我不图你们有多大能耐,但不能像妈一样,汗珠掉地上摔八瓣,每天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那晚,我们娘俩抱着哭了很久,心里发誓,一定活出个样来。

   我总是开玩笑的说,自己是散养长大的。30多年来,母亲从没教过我比如人情世故、酒桌文化......可能在母亲的生活环境里,这辈子也不会遇到这样的场景,但她总说“本分做事,本分做人”,她不善言辞,却是用自己的言行告诉子女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

   我是母亲的骄傲,每每被人问到“你女儿在哪工作”时,母亲总是扬起下巴,骄傲的说“在法院上班”,但也仅限于知道我的上班地点,对于我的具体工作并不是很清楚,即便我对她说了很多次。还记得我查询司法考试成绩后,激动的一夜没睡,早晨第一时间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母亲时,她却傻笑着说“司法考试是啥,嗯,挺好”。

   工作后,用背井离乡形容自己最贴切了,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但每次说到工作,母亲总会唠叨几句“但凡能私下解决的事情,都不会闹到法院,你可给人家好好判”。

   在我心里,愧疚最多的是母亲。她拉扯我和弟弟长大,吃了太多的苦。她爱我,疼我,总是在我需要帮助的时候第一时间出现。小时候叛逆,不听话。长大了,不懂事,惹她伤心,总是恣无忌惮的将自己最糟糕的情绪抛给她,却总是羞于表达对母亲的歉意和感激。每次拨通家里的电话听到母亲在电话那头喊我的名字时,我又哽咽着不知说什么是好,反倒变成了母亲向我嘘寒问暖,而我只是对着话筒嗯啊的答应,直到挂了电话也没对母亲说出“妈,你辛苦了,我爱你”。

   作为新手妈妈,在经历了妊娠剧吐、分娩之痛、哺乳之伤、小儿难养之后,我才真正理解什么是“不养儿不知父母恩”。

   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生儿养女一辈子,满脑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看看你眼睛就花了,柴米油盐半辈子,转眼就只剩下满脸的皱纹了......

   时光时光慢些吧,不要再让你再变老了,我愿用我一切,换你岁月长留.......

责任编辑:尹丽波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