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山法院一直不放松对诉讼服务中心工作质量的要求,工作规范,服务质量好,温暖、便民一直是恒山法院立案庭的标签。
近日,在立案庭发生了一个故事,在这个春天,让我们来听听这个暖心的故事,如何?
当事人于某本来有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夫妻和顺,儿子孝顺。可天有不测风云,在上海工作的儿子因车祸意外去世,这让于某痛苦不堪,夫妻二人也曲终人散。于某儿子去世之后留下一笔5.5万元的银行存款没有取出。于某在恒山区某银行反复几次都没有取出这笔钱,银行工作人员告知其应该到法院立案走诉讼程序,法院出具有效法律文书之后,银行才能办理取款业务。
一听说要来法院,于某心里堵了块石头:“这要去法院不知道要多久才能处理完?”
这天,于某因法定继承纠纷来到恒山法院诉讼服务中心申请立案,立案庭工作人员在详细了解情况之后,检查立案材料之后,将这一情况汇报给了立案庭庭长王东奇,王庭长在查阅立案材料之后,亲自接待了这位当事人于某,向其深入了解情况,了解过后,王庭长多年的工作经验告诉他,这起案件可以调解。
于是,让立案庭工作人员联系于某的前妻(被告),亲自与其通话,通过近半个小时的交谈,于某妻子答应来法院进行调解。
当天下午,于某妻子来到法院与于某进行调解,王东奇庭长主持调解工作,经过1个多小时的耐心工作,双方达成调解,至此,这起因法定继承的纠纷,仅用1天,就以诉前调解的方式圆满解决。
这时,当事人于某和他的前妻满眼含泪,步入老年,丧偶离异似乎压弯了他们的脊背,因为儿子的存款,两人又差点对簿公堂,以往对于法院的误解,让他们对法院、法官心存畏惧。可是,现在他们却说:“以前是自己的无知,对法院、法官有误解,可今天我们确实感受到了恒山法院的公平公正,感受到了王东奇法官的耐心温暖,你们法院现在是暖心的、善心的,真是人民的好法院、好法官。”
这些质朴的语言道出了他们对法院的谢意,正是由于恒山法院立案庭庭长王东奇、立案庭工作人员的努力,扭转了当事人对法院的印象,擦亮了恒山法院司法为民的“第一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