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西市中级人民法院主办

 

虎林法院:五月农户急耕种 干警下乡忙送达

  发布时间:2018-05-21 08:42:39


  “黑土稻起身,一刻值千金”,五月,正是农户耕种的季节,农户恨不得一天二十四个小时在田间劳作,为了不耽误案件的正常审理,确保农户农业生产的时间,虎林法院送达小组干警决定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在清晨与傍晚的时候前往农户家中送达法律文书。践行“司法为民”宗旨,从细微入手、着眼于点滴,实实在在地为当事人提供司法服务。

   凌晨两点三十分,天色才微微泛亮,虎林法院诉讼服务大厅的灯亮着,送达小组王虹和孙凯波正在整理卷宗与送达的相关材料,组长汪明亮布置送达路线。本次送达前往4个地点为13名当事人进行送达,送达前,送达小组干警通过多种方式与当事人联络,当事人纷纷表示没时间前来法院,为维护原告的合法权益,保障被告不耽误农耕生产,送达小组的干警决定“走起来”!照顾到当事人的需要,下乡送达。

   凌晨四点三十分,历经一个多小时,送达小组干警到达距虎林67公里外的七虎林农场的一户农户家。找到了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的当事人,夫妻两人正要出门下地,见到送达小组干警十分讶异,在送达小组成员解释了上门送达的原因后,连声夸奖法院工作人员想的周到。将诉讼材料签字接收,送达第一站圆满结束。

   清晨六点十五分,虽然送达小组已经尽可能快速,但在送达完第一家当事人后,赶到住于六人班的当事人吴某家中时已是六点十五,当事人已经下地忙耕了,而家中上了年纪的老母亲和未成年的儿子都无法接收法律文书,见此情形,送达小组干警大手一挥,进地寻找当事人。田间狭窄的小路不足以过车,而距离当事人的地尚有很远的路程。送达小组干警多次向村民询问,终于找到当事人的土地,第二站成功送达

   清晨七点零五分,送达小组驱车赶往第三站合民村,在进入合民村村长家中时,屋里的人给了送达小组干警一个惊喜,不仅村长在家,连送达小组百寻不得的另案当事人也在村长家中。由于对法院程序并不了解,起初,当事人对送达小组干警十分抗拒甚至拒绝接收诉讼材料,经过送达小组组长汪明亮耐心细致的讲解与说明,当事人在了解送达的意义后,欣然将诉讼材料签字接收。

   清晨七点三十五分,送达小组赶往本次送达的最后一站宝东村,但当事人家中大门紧锁,经过送达小组干警讨论,一致决定先赶回单位上班,抽时间再来送达。


   上午八点的钟声敲响时,参与送达的三名干警已经位于自己的工作岗位之上,或面带微笑接待当事人进行新一天的立案工作,或对卷宗进行装订、整理,准备进行下一轮的送达,虽然身体上的疲累是不可避免的,但仍然以饱满热情对待每一位当事人。

   下午五点三十分,伴随着同事下班回家的身影,送达小组干警们仍不能休息,他们默默提着沉重的送达材料登上了警车,开始了新一轮的送达。本次送达预计前往4个地点为11名当事人进行送达,因为要去的地方偏远,所以送达小组没有在清晨进行送达,而是选择时间较为充裕的晚上前去送达。


   下午六点,送达小组驱车赶到迎春镇一户人家找到了曾是夫妻的两名当事人,在进行释法明理后,其中一名当事人对送达小组的工作表示了理解,将诉讼材料签字接收。而另一名当事人却对法院的法律文书极为抗拒,在送达小组干警多方解释后仍拒不签收,送达小组干警把诉讼文书留在受送达人的住所,并采用拍照、录像等方式记录送达过程,进行了留置送达。


   傍晚八点十五分,到达八五四农场14连的时候天色已晚,不识路的送达小组干警依靠导航和问路艰难寻找着当事人家的所在,没有路灯的乡间小路崎岖难行,送达小组干警用手机照明,深一脚浅一脚的挨家挨户询问,终于确定了当事人住处,但遗憾的是,当事人家中门窗紧闭,无论送达小组如何敲门都没有回应,经询问当事人邻居得知,当事人已经许久不在家中居住。


   傍晚八点四十九分,正当送达小组干警失望的准备返程时,一个电话打了进来,振奋了所有干警的心,迎春的一位当事人打电话给送达小组干警,说是已回到家中,可以接收材料,听到这个消息,送达小组干警果断掉头,驱车赶往当事人家中,将材料送达。


   深夜九点四十分,警车停靠在法院门口,在将手中卷宗送到办公室中妥善放好后,这一天繁重忙碌的工作终于结束了,送达小组干警忍不住敲了敲自己酸痛的肩背,天已经黑透,但心情却是明亮的。

   送达很难,寻找当事人的路很长,但虎林法院干警用心去做,付出无数心血、时间、体力与耐心来探索送达的多种方式,将便民利民落在实处,将司法为民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这短暂又漫长的一天只是法院干警每天工作的缩影,虎林法院每一名干警都在为“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而努力。

责任编辑:尹丽波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