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你犯了错误,但是你的母亲、孩子、前妻都准备原谅你并重新接纳你。你忍心让母亲继续操心、让儿子以你为耻、让前妻无法安心依靠吗?”看守所内,鸡冠区法院执行干警于佳原与被执行人魏某正进行着一场有温度的“谈判”。原来,魏某是一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被告人,因争抢出租车乘客与梁某发生口角并将梁某打伤。鸡冠区法院作出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书,判决魏某赔偿梁某各项损失4万余元。判决生效后,魏某未履行,梁某申请执行。
接到执行案件时,魏某已经到监狱服刑。面对执行人员,魏某很不配合,并理直气壮的说:“我现在蹲监狱了,没有钱给,你们还能把我怎么办。”执行干警经多方努力也未能找出被执行人可供执行的财产,申请人也无法向法院提供被执行人的财产线索,该案于2012年10月19日终结本次执行程序。
2018年4月,本院在清理终结本次执行程序专项活动中,本案出现了转机。申请人梁某提供线索,称魏某已服刑完毕,在鸡东县居住,双方通过电话约定时间见面谈一谈如何还款。梁某因担心谈不拢,最后还款事宜又泡汤,就直接来到法院,请求执行干警来帮忙讨回执行款。
4月10日,执行干警于佳原一行三人来到鸡东县中医院门口,找到被执行人魏某出示相关证件并说明来意后,被执行人魏某态度非常嚣张,扬言道:“法院的有什么了不起吗?我就是没钱,就是不给钱,你们还能把我怎么样?”面对撒泼耍赖的魏某,为增强执行威慑力,执行干警将魏某带至法院,经过一份释法说理,魏某仍然态度蛮横。于是对魏某作出司法拘留15日,罚款4000元的决定。案件又一次陷入僵局。“强制措施虽然有力度,但申请人仍然得不到赔偿,也不是执行想要的结果。”执行干警于佳原思考着。正在一筹莫展之时,于佳原想到了“温度”。于是,一场“温度感化”谈判应运而生。
于佳原主动联系了魏某的母亲和前妻。“法官呀,我儿子刚刑满释放,没有工作,我的退休金每月只有1000多,既要供孙子上学又要经常吃药,请法院考虑我们的实际困难。”魏某母亲哭着说道。“他就是脾气太不好,总吵架,我也是一时冲动才跟他离了婚。现在他出来了,说会改脾气,为了孩子,也为了这个家,我想跟他复婚。但现在又被抓起来了,能不能再给他一次机会,我们一家人会想办法尽快还上这钱。”魏某前妻恳求说。了解到被执行人魏某家里确实很困难,亲人对他也是十分牵挂,也许这是让老赖回心转意的动力。于是于佳原再次提审魏某,并出现文章开头的一幕。
“你有什么困难,可以跟我们说,法院会考虑你的实际困难,你要相信法律也是有温情的一面。”于佳原继续做着魏某的思想工作。经过一番思索,魏某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惭愧的说:“我愿意把赔偿款尽快还上,但现在确实拿不出这些钱,能不能减免些?请法院帮我跟梁某协商一下。”
柳暗花明。为让这起执行案件双方当事人都有一个满意结果,于佳原又多次与申请执行人梁某协调,梁某自愿放弃1万多元,双方当事人最终达成和解,一次性给付执行款项3万元,魏某缴纳了2000元罚款,该案顺利执结。虽然历经五年多,又做出了一些让步,但赔款执结到位,申请执行人梁某对这样的结果十分满意,而魏某也因为履行了赔偿义务,提前解除司法拘留,等待他的将是人生新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