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一个平常的工作日,对于鸡西法院来说却是不同寻常的一天,这是因为“公众开放日”活动如约而至。鸡西中院每两周举办一次开放日活动,与此同时,各基层法院每月举办一次开放日活动。通过有声有形的开放,全面展示鸡西法院司法公开工作进程、工作亮点和工作成效,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人民法院工作的新期待和新要求,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树立优秀社会形象。
“公众开放日”——鸡西法院的使者。自“公众开放日”举办以来,鸡西法院从不拘泥于形式,而是把它化身为有实际积极影响的使者。通过举办这类活动加强了鸡西法院与社会各界的沟通,同时也是践行司法为民,全面推进司法公开的重要举措,更是为推行阳光审判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
鸡西法院邀请到包括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新闻媒体、党政机关人员、企事业代表、不同学龄青少年代表、人民调解员、人民陪审员、社区居民等社会各界代表走进法院参观交流。定期开展“公众开放日”活动,能够将鸡西法院的情况展现出来,有利于让广大群众近距离接触到法院的精神文明建设、队伍建设、智慧法院建设和廉洁文化氛围,同时能够让广大参观群众切身体会到法院管理的规范有序以及感受到法院干警们忠诚履行职责的良好风貌。
作为鸡西法院的的使者,鸡西法院为“公众开放日”活动设置了参观路线,尽可能对外开放展现法院职能的场所,从立案大厅、诉讼服务中心到阳光通道、数字化审判法庭、执行指挥中心、信息集控中心、廉政文化长廊、法官书苑等,同时配有讲解员向参观人员对各区域的功能配置、岗位设置和工作流程进行详尽的介绍。
广大群众与“公众开放日”同行,走进法院,感受公平与正义,拿起法槌,感受它沉甸甸的重量,敲响法槌,聆听这声声庄严肃穆的声响,而声响悠扬处,正是鸡西法院自信的步伐。
“法治代言人”——“公众开放日”的灵魂。今年以来,鸡西法院在“公众开放日”上大力创新,3月初,鸡西法院为“公众开放日”塑造了灵魂,创造性的设定抽选公众开放日“法治代言人”,范围是鸡西法院内优秀法官与干警,在开放日当天,由“法治代言人”讲述法院故事,传播法治精神,并将自己对开放日活动的感性认识、工作体悟以及期待愿景进行表达,通过面对面的交流进行心灵上的沟通。
“法治代言人”的增设,增强了法院工作的透明与公开,提升了法院的亲和力和公信力,反响良好。这是鸡西法院为进一步深入开展“公众开放日”主题实践活动,不断探索民意沟通表达机制,增强人民法院工作的透明度和公开度,积极开展普法宣传,密切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增进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的了解,让人民群众亲身感受司法而推出的一项长期举措,也是鸡西法院大力推行“公众开放日”的重要组成部分。
“司法符号”——“公众开放日”的法治盛宴。近期,鸡西法院持续创新“公众开放日”模式及内容,为其注入新鲜血液,4月上旬,鸡西两级法院,同步开展了“见证法治”公众开放日活动。232位来自社会各界的群众走进法院,参加了这次别开生面的“司法体验”。这次活动不仅让社会各界参观、了解了法院的各项司法建设情况,而且看到了各种司法符号、司法标识,听到了关于“法院、法官、法庭、法徽、法槌、法袍”等各种关于“法”符号的细致讲解,法律元素覆盖整场开放活动,极大调动了参加群众的兴致。
这场法治盛宴,将深刻的内涵和通俗的讲解完美结合,提振了参观群众对法律、对法治的信仰和敬畏。
“我为法治代言”竞赛——“公众开放日”的翅膀。5月始,鸡西法院为“公众开放日”插上了翅膀,组织开展为期两个月的公众开放日“我为法治代言”岗位示范竞赛活动。鸡西两级法院对这次活动给与了高度重视,并以本次竞赛活动为契机,拓展公众开放活动思路,深化公众开放活动意义,将公众开放活动作为传播优秀法治理念、展示优秀工作成果、提升优秀司法形象的大阵地、大舞台。
自竞赛活动举办以来,鸡西法院精心策划开放日主题,组织开展了关于“法治开花,法治未来”“走进法庭,观摩庭审”“网上开放日”“拥抱信息科技 法香飘满情谊”“普法宣传化矛盾 合理诉求有途径”“零距离感受‘科技执行’”“公证辅助司法 多元化解纠纷新探索”等不同主题的公众开放日,不同的主题拉近了群众与法院的距离,相似的期望为让公众更加了解法院。
通过本次岗位竞赛示范拉练,强化了全市法院公众开放活动有的放矢的交流、借鉴、提升,同时把公众开放日工作打造成鸡西法院司法公开、为民司法的新品牌、新名片。
灵动6月,温情法院,公众开放正当时。鸡西法院正用详实的内容,生动的形式,丰富的史料,浓厚的法律文化,展示着鸡西法院工作的成效,弘扬着法治精神,为提高公民法律素养而不懈努力。
鸡西法院将继续积极开展“公众开放日”活动,把法院各项司法建设情况作为“公众开放日”开放主题,全方位展示法院工作,加大宣传力度,让参加开放活动的群众,对司法理念、司法活动、法治社会、和谐社会建设,能看见、能听见、能思考、能信仰、能敬畏、能追求。
鸡西法院将持续奋进,致力于自觉践行司法为民、推进司法公开,提高司法公信,拉近与社会公众距离,加深广大群众对人民法院工作的理解和支持,让人民群众走进法院,让法院走进人民群众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