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紧迫的疫情抗击战下,鸡西中院有这样一个团体,她们——
紧急动员,安排执勤班次;
四处奔走,协调部门报表;
凡进必测,站好每一班岗;
扛起相机,记录感人故事;……
“战疫”之路处处都有她们的身影,她们是政治部的女干警们,今天,让我们也把镜头对准她们,致敬舍我其谁的她力量!
心怀大局勇当先 勤勉尽责“指挥官”
“您好,请您扫一下健康码。”政治部干部科的祝翠梅准时到小区卡点做好了防控交接工作,工作、值守,充实着她的一整天。早在疫情初期,她便主动到所在社区支援,做卡口执勤、排查登记、体温检测等工作,并且用极短的时间完成165户居民的清底排查工作。面对严峻的形势,她调动家人、邻里的积极性,小区志愿者在2天内从4人增加到12人。
错时复产复工,人流逐渐增多,社区疫情防控工作更为重要,祝翠梅充分发挥党员的能动性,为抗击疫情尽自己的努力,在为小区进出人员测量体温时,她发现体温枪在寒冷的室外经常失灵,便将其藏在袖子里取暖。“事必做于易,成于实,而精于细。”即便简单的工作,她也是精益求精。
“这段时间,我们进居委、走小区、督落实,风里雪里不畏难。因为我们懂得,疫情面前,回避没有出路,战胜疫情,责任不能缺席;因为我们明白,万众一心,没有翻不过的山,心手相牵,没有跨不过的坎;因为我们坚信,冬天纵然寒冷,春天的脚步也不会延迟!”她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在卡点值完勤,她第一时间回到岗位,按照防疫工作方案安排干警弹性工作,督促上岗人员测体温、戴口罩,调动有限人员统筹做好全院下沉社区防控的人员统计、公务员招录申报、工资福利审核上报等各类工作22项。
甘于奉献抗疫情 爱岗敬业“排头兵”
她就是政治部稳重靠谱、乐于助人、才能兼备的周国艳。
在卡点执勤的她,站在棚内零下数度的寒风里,头脑越发清醒,她因服务群众时突发的灵感而兴奋,想到电脑前尚未完成的计划、请示、总结、汇报……决定站完岗立即回单位,逐一击破。
平日里,周国艳就是政治部的“多面手”,主题活动、党建工作会议筹备、学习培训,样样通、样样精!在疫情防控期间,她更是不分昼夜的24小时待命,接收上级法院、市委的通知,及时响应、汇报,贯彻执行。工作任务来,她筹划实施方案;指令下达后,她认真抓好落实;推进过程中,她总结经验作法;任务结束后,她做好汇报汇总。她化做一条线,织就信息交互网,服务在疫情防控各条战线。
在疫情防控紧要的关头她挺身而出,充分发挥了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针对中山社区“外阻隔、内分片、包区域、严职守”群防群控机制的运转情况,周国艳本着全面到位、不留死角的原则进行了全面排摸,对当前疫情防控工作中面临的困难、存在的问题、积累的经验进行了实时动态的汇总和记录。同时,周国艳积极协商参与包保中山社区六家单位成立临时党支部,动员广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冲锋在前、勇挑重担,为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保障。
不计功利战不停 忠于职守“急先锋”
她就是政治部阳光开朗且热情、落落大方且谨慎的李响。
“下雪了,今晚冷,七点执勤的曹主任和陈锴霖做好防寒保暖。”3月12日18时许,李响在防疫执勤群叮嘱夜间执勤的干警。因防控疫情需要,鸡西中院的196名党员干警都参加了志愿服务,李响担起了执勤排班、指挥调度、一线服务等工作。
3月13日一早,她就到单位开启了一天的工作,梳理各基层院的报表,阅读上级法院下达的文件……这一切都好像往常一样,只是法院办公楼里一片寂静。李响“上完班”,也要继续投入一线卡点的执勤、防控工作。
李响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大娃8岁不到,二娃刚10个月,还在哺乳期,丈夫早已回归工作,奋战在防疫一线。尽管如此,院里的工作一项没耽误,社区防疫工作也让她安排的有条不絮。
考虑到她的家庭情况,领导劝她:“还是留在家照顾孩子吧,备勤也行。”
但李响铁了心:“我能克服家里的困难,身为支部书记,我要和大家一同抗疫。”
于是,她把两个孩子托付给妈妈,趁着执勤空闲为孩子准备口粮。工作一结束,“交了班”就急急忙忙赶回家“接班”,给大娃检查作业、陪小娃玩,操持起家里的大小事务……
“疫”线报道传温情 笔耕不辍“宣传员”
她就是政治部既幽默风趣、活泼开朗,又充满青春活力的高珊。
早上7时,随着微信提示,高珊一天的工作开始了。
“@所有人 近期宣传工作方向是…宣传重点是…”
“@张岩 @高珊 今天有一个头条文章,稿件正在收尾,请稍等。”
“@所有人 这篇报道初稿完成,其中有2个小问题,头脑风暴一下,还有相关数据,在线等你们!”
“@王瑶@杨成林 需要你们去拍照。”
“@张岩 疫情防控期间公众号维护工作,……。”
“@高珊 这个材料你负责草拟,要重点体现……这几个方面的工作。”
“@高珊 @娄媛馨 请再校对一下下面这篇文章,另外,你俩每天需要报送的各种数据、小结和报表请提前发在科群,方便大家共享掌握”
马文欣科长是整个科室的最强大脑、“宣传战场”的指挥官,不仅要进行宣传策划、协调部署、分工安排、材料撰写、材料把关,还要让大家发挥所长、各司其职,而高珊每天沟通的最多的人也是她。
拟发通知、材料收集整合、材料撰写报送、撰写宣传稿件、编发网站、微信校对,每一项工作,高珊都尽力去做好,24小时待命做好接收“指令”的准备,她用手中的笔记录法院干警们深入社区执勤的瞬间,让干警的辛苦与付出都值得被温暖以待。
14时,闹钟准时响起,这是高珊怕错过15时向省法院报送材料的时间,专门定的闹钟。每天她都要从全市法院“一网双微”几十条的信息里提炼总结各院的亮点特色,进行整合汇总后,准时报送,这一报送,就坚持了40天。
疫情期间,高珊撰写稿件、材料30余篇,编发网站340条。
夜幕降临,高珊拿起笔,她的“战斗”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