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5与3·15有关系吗?
NO!完全没有关系。
4·15是什么呢?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那么,我们今天就来了解一下,
国家安全知识。
2020年4月15日是第五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是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保障。
什么是国家安全?
《国家安全法》第二条规定:国家安全是指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
国家安全工作应当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维护各领域国家安全,构建国家安全体系,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我国国家安全领域主要包括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网络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海外利益安全、太空安全、深海安全、极地安全和生物安全等领域。
国家安全教育日产生的背景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National security education day)是为了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维护国家安全而设立的节日。
2015年7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规定,国家加强国家安全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国家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将国家安全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公务员教育培训体系,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并将每年4月15日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与国家安全有关的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分裂国家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安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情报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非政府组织境内活动管理法》
日常工作中哪些内容涉及国家安全
1. 一些可疑人员未经批准到内部作调查,进行科技、经济、企业等情况搜集。发现这种情况不能随意提供,并向当地公安机关或国家安全机关报告;
2. 警惕境外电台、电视、网络等传媒的煽动、造谣;
3. 一些境外组织和人员经常出现在我军事、保密单位周边,乘机盗取秘密情报和信息。如遇有可疑人员要立即报告;
4. 一些有境外背景的组织和个人,利用一些群众不满情绪,煽动与政府对抗。遇到这些情况,应立即报告。
维护国家安全有哪些权利?
1. 公民和组织支持、协助国家安全工作的行为受法律保护。因支持、协助国家安全工作,本人或者其近亲属的人身安全面临危险的,可以向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请求予以保护。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应当会同有关部门依法采取保护措施。
2. 公民和组织因支持、协助国家安全工作导致财产损失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补偿;造成人身伤害或者死亡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抚恤优待。
3. 公民和组织对国家安全工作有向国家机关提出批评建议的权利,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国家安全工作中的违法失职行为有提出申诉、控告和检举的权利。
公民在维护国家安全中的义务有哪些?
《国家安全法》第七十七条规定:公民和组织应当履行下列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1. 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关于国家安全的有关规定;
2. 及时报告危害国家安全活动的线索;
3. 如实提供所知悉的涉及危害国家安全活动的证据;
4. 为国家安全工作提供便利条件或者其他协助;
5. 向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和有关军事机关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协助;
6. 保守所知悉的国家秘密;
7.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
任何个人和组织不得有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不得向危害国家安全的个人或者组织提供任何资助或者协助。
国家安全情况举报方式
1. 24小时电话举报热线12339
2. 国家安全机关举报受理平台
(www.12339.gov.cn)
发现国家秘密已经或可能泄露时应当采取的措施
1. 拾获属于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应当及时送交有关机关、单位或保密工作部门;
2. 发现有人买卖属于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应当及时报告保密工作部门或者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处理;
3. 发现有人盗窃、抢夺属于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有权制止,并应当立即报告;
4. 发现泄露或可能泄露国家秘密的线索,应当及时向国家安全机关举报。
“明者防祸于未萌,智者图患于将来。”
国家安全就在我们身边,
从我做起,从你做起,从他做起。
国家安,家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