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西市中级人民法院主办

 

调解工作中被认为是骗子!同样经历的请举手

  发布时间:2020-08-13 09:18:57


家长里短

亲情味道

家是庇护的港湾

家是雨夜的小伞

家是夏夜的清泉


不过家人之间

也难免出现摩擦、争吵

清官难断家务事

今天

我们就来说一说

民事法官必备“断案”技能


01 耐心倾听!继承纠纷获当事人满意“最大值”


“家人之间的事儿,大多是因为没有说开,都说开了,问题也就解决了。”

这是鸡冠区法院西郊法庭法官崔宝在处理家庭矛盾纠纷中最大的感触。

这也是崔宝在向一起继承纠纷案件的当事人送达民事调解书时,得到的收获。

“崔法官太谢谢你了,你化解了我家的矛盾,没让我们家人变成仇人,都不知道怎么感谢你好了!”双方当事人握着崔宝的手感谢道。

黄某江与刘某荣系夫妻关系,二人婚后生育三名子女,长女黄某明、次女黄某芳、长子黄某成。黄某江与刘某荣名下有两户房产,在他们去世后,子女对遗产的分配不能达成一致意见,诉讼至法院要求依法判决。

崔宝收到案件后,详细的翻阅了卷宗,了解到姐弟都不是为了钱,而是觉得自己的付出没有人理解而感到委屈。

于是,崔宝决定采用“背靠背”调解法,充分发挥法官在中间的“润滑油”作用。调解中,崔宝从情理的角度出发,陪当事人一起回忆他们小时候快乐的时光,碰触他们不愿扩大矛盾纠纷的心理,最后双方都互让一步达成了调解,真正实现案结事了。

作为法官,从专业的角度耐心对当事人进行调解,求解当事人利益的“方程式”,得出让百姓满意的“最大值”。这应该是每一个民事法官的最大追求。   

02 坚持不懈!法官助理化解继母与继子恩怨


“你是骗子吧?为什么一直劝我们和继母和好,我们的态度还不明确吗?”二被告对坚持不懈打电话进行调解的鸡东法院哈达法庭法官助理高原提出质疑。

这是一起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纠纷。原告毕某是二被告的继母。2020年3月21日,因为家庭琐事,二被告来到继母家中,将继母打伤。为此,继母毕某将二继子告上法庭。

郭春凤法官是案件的主审法官。接到案件后,郭春凤与助理高原查阅了卷宗,了解到原、被告的家庭关系比较复杂,如果因调解不成走到开庭判决的地步,更不利于家庭和睦。于是,他们决定开展调解工作。

高原利用防疫执勤休息时间微信联系双方当事人做调解工作。起初,被告的态度很坚决,不同意赔偿,但高原仍坚持不懈,对原、被告进行了充分的摆事实、讲道理,终于原、被告针对赔偿款问题达成一致意见。

到了支付赔偿款的时间,二被告又对高原的身份提出了质疑。原来,根据疫情防控工作的要求,尽量减少与当事人的线下接触,于是该案的调解工作一直是利用电话和微信。

为了打消二被告的疑虑,高原将二被告约到了法庭,向其出示了工作证,二被告当即微信转账支付了赔偿款。这起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纠纷得以妥善化解。

责任编辑:高珊    

文章出处:鸡冠区法院、鸡东法院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