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来,鸡冠区人民法院将规范化管理理念,广泛践行在司法建设的各层面各领域,探索了一条实现法院科学发展的实践之路。法院各项建设连创佳绩,被评为全国优秀法院、全国政法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五年来,获得省级以上荣誉30余项。
建立健全机制,夯实规范化管理根基
法院管理是提升司法公信的重要支点,强化内部管理是执法规范化的制度保障。
整章建制。多年以来,鸡冠区法院一直坚持制度体系性建设,每年根据工作规划和目标的调整,既创设新制度,又调整修订原有工作制度。现在,政务、审务、党务三大方面工作制度已初成体系,并合制成《标准化工作制度汇编》。为防止定制环节和用制过程发生“两层皮”或脱节现象,在制度修订工作中,注重全员参与,让干警对拟制的工作制度、规范,提意见或建议,使制度的创设过程成为干警了解、认同并自觉遵守的过程。实行绩效考核。为最大限度地调动干警的工作积极性,2008年,出台了《鸡冠区法院目标绩效考评量化管理方案》和《实施细则》,这是我院首个全方位的绩效管理制度。现考评细则5年历经4次调整完善,考核体系涵盖了法院所有岗位、执法行为以及司法要求。为直观反映工作业绩,设计了部门审判质效统计分析表、干警工作指标一览表等28种表格,从审判到执行、从司法业务到辅助管理的17个部门、全部干警的工作状况,在各项目表中均有明确体现。考核结果每月通报,年终总结,及时查摆各项工作的纵向变化和横向落差,方便了院党组、部门和干警及时调整工作重点和努力方向,有利于补齐“短板”。统筹规范机制。多措并举,认真践行全覆盖、无缝隙的监管理念。在内部监督管理上,各庭、科、室既有明确分工,又有通力合作,培养了严格履职的责任意识和齐抓共管的责任习惯,法院建设的规范化、标准化运行不断完善。同时,注重外部协同监管。通过向区委、人大、政协、政法委报送工作动态,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聘请执法监督员,中层干部与代表、委员稳定结对等联络方式,搭建不同形式的指导、支持、监督平台,畅通民意表达渠道,了解群众司法需求,加强了对法官活动圈、社交圈的监控。强化制度落实。要求落实工作部署做到“迅速、细化、完善、创新”。制度树立导向,制度公布后迅速落实,在落实部署的过程中,各部门针对不同情况细化具体措施,不断完善制度,并在执行中不断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