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工作率先垂范,一心执法为民,敢于担当,清正廉洁,为当地百姓解决了一件件、一桩桩愁事难事,群众交口称赞。她就是鸡东县人民法院鸡林法庭庭长吕仙华。
吕仙华2004年考入鸡东县人民法院,经过不懈的努力,通过了国家司法考试,取得审判资格。工作之余,她积极学习新的法律法规、认真钻研新的审判方法。
鸡东县人民法院鸡林法庭庭长吕仙华:法院的每个案件,关系着当事人的切身利益,关系着一方稳定,关系着正义的实现,容不得半点疏忽大意,我一定要练就一身工匠功夫,为每位当事人服好务。
2015年,吕仙华被派到鸡林法庭开展“双语法庭”工作。为尽快胜任双语法官的角色,她购买朝汉字典、朝文版法律法规,认真学习。成立双语法庭后,越来越多的朝鲜族群众都愿意来找她咨询法律问题。
鸡东县人民法院鸡林法庭庭长吕仙华:作为法官,只要怀着真诚的心去打开当事人的心结,让每一个当事人都感受到法律的冷酷、人心的温暖。最重要的是有一颗为民之心,急百姓所急,想百姓所想,做到了这一点,其实没有什么是不能调和的。
吕仙华的工作,就是每天面对夫妻不睦,儿女不孝,兄弟不和这些家庭问题,很多亲戚朋友都劝她不要干这种婆婆妈妈的事情,凭她的业务能力完全可以转到其他岗位,但她却一如既往地坚持了下来,她割舍不下众多的朝鲜族朋友。
鸡东县人民法院鸡林法庭庭长吕仙华:审判服务其实是解决矛盾的最后一道防线,基层法院的工作虽然琐碎、繁杂,但更应该仔细倾听、妥善处理。很多当事人到法院打官司,说到底就是为了讨个说法,是耐心的调解化干戈,还是一判了之,时时拷问着每一位法官!我次次不厌其烦地组织调解,无数次深入浅出地解法析理,有效地控制当事人缠访、缠诉,让群众真正感受到法律的公平正义。
吕仙华主持的法庭是流动的,当事人在哪儿法庭就在哪儿。农忙时节,巡回审判车就奔驰在乡间小道上。解决邻里纠纷,法庭就开在农家院落里。当事人在外打工回不来,法庭就通过微信视频开。面对剪不断,理还乱的繁杂案件,吕仙华凭着对法律的信仰和对当事人的责任心,五年审结民商事案件1200余件,调撤率近80%,得到了组织的褒奖、群众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