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军人?
国难当头、群众疾苦面前,他们毫不犹豫地选择用自己的身躯挡在最前面。
洪水浸透了绿色的军装,泥巴糊住了英俊的脸庞。新冠疫情、森林火灾、线路塌方……在人民群众遇到危险的时候,都有中国军人的身影,他们用血肉之躯在中华大地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
军装在身,他们是百折不挠的子弟兵,保家卫国,铁骨铮铮;
脱下军装,他们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排头兵,铁汉柔情,心怀信仰。
在鸡西市中级人民法院也有这样一群“最可爱的人”。
曾经,他们是军人,也曾身着军装,保卫祖国,守护着人民的岁月静好;
如今,他们脱下戎装,穿上制服,在人民法院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初心不改,践行司法为民,让军人本色绽放在法徽之下……
★“我比普通人更能明白自己肩上的重任。”
★退役军人代表 曹彦林
曹彦林,1979年12月入伍,1983年10月退役,于1987年12月入法院工作,现任鸡西市中级人民法院人民陪审员管理办公室主任。
作为老党员的他,始终以“勤奋工作,诚恳待人,公平处事,淡泊名利”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立足本地实际,苦心孤诣,潜精积思,积极借鉴吸收省内外先进法院工作经验,创造性地开展人民陪审工作。“我比普通人更能明白自己肩上的重任”,他用创新突破的品牌意识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扛起肩上的重任,将军人的本色尽显其中,不忘初心,践行誓言,在平凡的岗位上甘当“老黄牛”,默默作奉献。
★“人生的舞台可能会不断转换,但服务的本色永远不改。”
★退役军人代表何琨
何琨,1995年12月入伍,1998年12月退役,于2000年3月入法院工作,现任鸡西市中级人民法院信息中心负责人。
作为信息技术团队的领头雁,他始终坚守初心,带领团队维护着法院信息化平台的完美运行,支撑着审判执行业务的高效运转。在大的战略决策上,他能够以极大的魄力战胜困难,勇往直前,达成目标,而在小的执行细节上,他也经常给予指点,表达着对细节孜孜不倦的追求。“人生的舞台可能会不断转换,但服务的本色永远不改”,从部队到法院,舞台的转换,从未改变他认真、执着、严谨的工作态度,成为鸡西中院的“信息大管家”。
★“人生在世,生一日当尽一日之勤。”
★退役军人代表丛云广
丛云广,1995年11月入伍,1998年11月退役,于1999年10月入法院工作,现任鸡西市中级人民法院后勤服务中心干警。
他是鸡西中院的“后勤勤务兵”,是这里看起来好像不大起眼,但却至关重要的角色。作为车队队长,他除了负责全院车辆的调度分配,还要抓好车辆的车检、保养、维修等各项车队内部管理工作,每天琐碎、繁杂的工作经常让他忙的团团转,但他从未有任何怨言。“人生在世,生一日当尽一日之勤。”就是这样一个经过军队大熔炉千锤百炼的退役军人,把在服役期间锤炼出的意志品质转化为不怕苦累、甘于奉献的强大优势,默默的服务着全院每一名干警,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努力奋斗。
★“我要换一种身份继续维护法律的公平与正义。”
★退役军人代表高鹏
高鹏,2011年11月入伍,2013年10月退役,于2016年7月入法院工作,现任鸡西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局干警。
执行工作的性质就是要东奔西跑,既复杂又繁琐,有时候还要“百米冲刺”,否则就会贻误最佳的执行时机,牺牲和家人团聚的时间是常有的事。高鹏话虽不多,但工作能力突出,而且善于学习。“我要换一种身份继续维护法律的公平与正义。”怀着对法律的热爱和信仰,高鹏从执行局最基本的工作做起,做笔录、询问当事人、查封扣押冻结执行款……肯学肯干的他,在短时间内迅速掌握了各项辅助执行的技能,成为了执行法官们的得力助手,一名“执行突击员”。
★“很庆幸我的青春有穿军装的样子。”
★退役军人代表李洋
李洋,2002年11月入伍,2004年11月退役,于2005年8月入法院工作,现任鸡西市中级人民法院司法警察。
值班、安检、值庭、看管、押解……法警支队的工作是枯燥无味的,面对看似简单却又容不得半点松懈的工作任务,李洋不忘用军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在军队的锻炼,使他养成了处事果断、工作雷厉风行的作风,更磨练出了他一身军人的气质,无论是刑事押解、值庭的动作,还是值班、协助执行,他的言行举止间都展现出了军人标准姿势的风采,成为了鸡西法院的“安全保障员”。“很庆幸我的青春有穿军装的样子。”军旅是苦的,回忆是甜的。脱下军装走进法院,一身湛蓝的警服是他梦想的延续。
军人,是一群有着铮铮铁骨和强健体魄、一群在祖国危难、人民需要的时候舍生忘死、前赴后继的我们的最强后盾。
军人,是一群有着坚毅的性格,有着无私的奉献精神,把对亲人的思念与牵挂深深埋藏心底的好男儿。
部队生活难忘而珍贵,那段光辉岁月成为了他们身上不可磨灭的烙印,也造就了他们如今钢铁般的意志。
脱下军装,卸不下军人担当;
脱下军装,他们让军人本色绽放在法徽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