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西市中级人民法院主办

 

行政庭关于全市法院审判质效推进会议精神贯彻落实情况报告

  发布时间:2022-02-24 10:08:01



    为强化综合业务能力,全面提升行政审判质效,2022年2月18日全市法院审判质效推进会议召开后,我庭于当日下午迅速组织全庭干警学习会议精神,结合行政审判工作实际与提升审判质效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一步巩固审判工作建设成果,完善审判工作举措,将会议精神落实到具体案件审理工作当中。现将贯彻落实情况汇报如下:

    一、及时传达会议精神,认真学习领会

    审判绩效指标完成情况下发后,我庭立即组织召开了专题学习会议,学习传达会议精神。会上,刘思凯庭长对指标完成情况通报进行了宣读,并结合孙勇院长的讲话主旨,对当前行政审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行了系统详实的总结分析,使全庭上下充分认识到提升行政审判质效的紧迫性、重要性,将全庭干警的思想认识和工作重点统一到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的具体行动中来,务求做到抓铁有痕,掷地有声,真正将提升行政审判质效工作放到首位、落到实处。

    二、立足行政审判实际,检视梳理问题

    (一)严格控制发回改判,全面提升审判质效

    2021年,二审结案数117件,发改数17件,发改率为14.52%,远高于省高院规定的指标要求,发改率过高,使同案不同判的现象增多,势必会激化当事人与司法机关的矛盾,不利于案件的审结。为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切实降低发改率,我庭决定从两方面入手,一是计划定期召开案件质量评查会议,针对本庭发改率居高不下的趋势,及时调整案件质量评查会议的召开频率,争取一季度召开一次案件质量评查会议,及时讨论每季度的发改案件并从每季度案件中评选瑕疵案件,将发改率控严锁死,从根本上提升案件审判质效;二是将发改率列为年终考核的重要指标,对于发改率低于平均值的员额法官、助理法官和司法辅助人员给予鼓励嘉奖,通过树立先进典型,带动全庭干警奋发向前,为降低发改率打造优良的审理氛围。

    (二)优化电子送达模式,切实保障合法权益

    送达作为推进审判质效的关键环节不容小视,随着技术的进步,电子送达逐渐成为送达的主流方式,截至2021年12月,我庭电子送达平台共新收案件168件,完成送达54件,送达率为32.14%,与同期各业务庭相比送达率较低,为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基于行政案件的性质,我庭优化电子送达模式,推出“错时送达”和“温情送达”两种新举措,针对农业乡镇,季节性较强以及部分当事人因打工等早出晚归的情况,我庭改变工作模式,推出“错时送达”新举措,在上班前、下班后、午休、节假日等休息时间送达,合理运用电子送达平台的便捷性、时效性,通过打时间差来提高送达效率;在审判实践中,部分当事人法律知识单薄,对电子送达平台操作不当,对法院的通知和法律文书置之不理,针对此种情况,我庭采取“温情送达”模式,要求审判辅助人员对当事人有关电子送达平台的困惑及时解答,要求法官加大释法力度,劝导其相信法院会公平、公开、公正处理案件,消除其错误观念以及抵触对立情绪,为审判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新模式、新方法。

    (三)着眼均衡结案情况,统筹基层步调一致

    均衡结案度作为提升行政审判质效作为重要环节,是一项整体性的任务,不能只由中院行政庭单干,而是要集思广益,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与力量,着眼大局,步调统一,为推进行政审判的整体进步不断汇聚力量。就2021年全年数据来看,我市行政审判系统均衡结案度同比与其他审判系统较为靠后,中院行政庭均衡结案度仅为28.5%,小于全院平均值的56.5%,各基层法院均衡结案度也呈现出发展不平衡的特点,密山市法院、恒山区法院、梨树区法院、虎林市法院、城子河区法院、滴道区法院等基层法院均衡结案度均低于全市平均值,产生了大量的积案压案,给提升审判质效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为提高群众满意度,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面对均衡结案度不平衡、不充分的现状,我庭采取线上线下双模式,线上召开经验交流会,通过让有经验、结案率高的法院派出结案先进典型讲授结案经验的方式,从理论方面缓解结案率较低法院的困扰;线下,采取手把手、一对一的模式,发挥传帮带的实际作用,由本院结案率高、有经验的法官对结案率较低的法官进行面对面的帮助和指导,从而在实践层面上解决结案难的困境,为提升审判质效保驾护航。

    三、坚持问题导向原则,形成长效机制

    审判质效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形成长效机制,高标准严要求开展行政审判工作,要求全庭干警深刻意识到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履职尽责,强化措施,精准对标,对短时间内能够调整的诸如平衡均衡结案度、清理累案积案等方面要及时改进,对需长时间坚持的诸如优化电子送达模式、严格控制发回改判等方面要做到长期坚持,形成督责机制,挂图作战、久久为功,为全面提升行政审判质效打下坚实的基础。

责任编辑:张岩    

文章出处:行政庭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