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院有这样一群人
他们虽然不能身着法袍,但却也为群众权益尽心尽力。
他们虽然没有豪言壮语,但却也参与上百起案件审理。
公平正义的道路上,始终有属于他们的足迹,或深或浅,镌刻在心底,散发着经久不衰的光芒。
2022年1月25日9时,因送达位置较为偏僻,经书记员四处打听,几经询问终于来到被告家门口。门虚掩着,家中应该有人,关彤旭本以为将是一次顺利的送达,刚要推门,王宏亮拦住说:“门开着一定要小心,可能家中有狗,很危险。”他敲了下门,被告家中果然有狗吠叫着扑了出来,王宏亮急忙把门关上。被告听见狗叫出来查看,两人向被告仔细说明来意,被告犹豫再三还是签收了判决书。
2022年2月18日14时,某面条加工厂,根据原告提供的地址,关彤旭、王宏亮到供热合同纠纷案件被告周某厂子。但周某不在厂里,书记员向其妻子表明来意并拿出起诉状、开庭传票等要求签收,但她拒绝签收,给送达工作带来了阻力。按照程序规定,关、王二人决定依法留置送达,并对送达过程进行录像,周某妻子强行要求将录像删除并声称我们不欠原告钱。书记员耐心讲解,反复说明情况,告诉周某妻子,你们有问题可以去法庭向法官说明情况,不能以不接电话,不欠为由不接听书记员电话,周某妻子在说了她的苦衷后完成了签字,为此次送达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法庭书记员几乎每天都要外出送达法律文书。在送达工作中,吃闭门羹是常事,突发事件也不少,被告家中无人再正常不过,许多案件几经周折才能有效送达。书记员们一边苦苦寻找,一边斗智斗勇。在长期的送达过程中他们总结出了自己的经验:针对上班族他们晚上送达,针对被告搬走的他们去公安局、村委四处寻找下落,针对谩骂抱怨的他们笑脸以对,针对委屈无奈的他们倾听安慰。他们大多数时候都在路上奔波,案件文书顺利签收,他们就会收获满足,这份满足不为别的,只为了审判程序顺利进展中那不可或缺的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