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西中院深入贯彻最高院《关于推动新时代人民法庭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紧跟时代要求,注重强基导向,坚持系统谋划,在全国率先提出实施“特色人民法庭品牌创建工程”,打造“一庭一品”“一庭一专”。立足人民法庭“三项服务”职能定位,夯实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桥头堡”,培育形成布局合理、定位清晰、运行顺畅、均衡发展的特色法庭构建模式。
鸡西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孙勇(左二)到基层法庭调研
创建坚持“准确定位,突出特色,规范管理,复制孵化,高质发展,整体推进”思路,从“队伍、审判、政务”三方面着力,发挥优势,打造特色,育壮品牌。把“旅游法庭”“巡回法庭”“法暖家园”“幸福家庭讲堂”“法律早市”“法官进网格”等品牌融入基层治理、乡村振兴大局,推进品牌创建、打磨品牌特色、保持品牌活力, 促进基层强、基础实、基石牢,激发提质增效内生动力,不断提升人民法庭建设水平和基层司法能力。
家事审判,暖心温情
鸡林法庭创新家事审判机制,通过重建审判理念、重整解纷资源、重构调解模式,在家事审判工作改革上、运行上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针对家事审判,探索情法兼顾、调判兼容的全新家事审判模式,总结提炼以构建“和睦幸福家事关系”为目标,以“专业化、多元化、制度化”的理念为引领,“专业化审理与多元化解纷有效衔接联动”的工作法,有效化解了家事矛盾纠纷。家事审判庭采取圆桌人性化布局,摆放丈夫、妻子、父母、子女座牌,缓解原、被告间对立情绪,构建浓郁的“家”的温暖。墙壁电视轮番播放家庭伦理道德剧,引发当事人对婚姻家庭角色的反思,沟起其对和睦家庭的留恋,使出现裂痕的家庭关系潜移默化自行修复。与县妇联成立家事多元联动调处中心,探索确立调解前置程序,运用“情绪疏导、视频教育亲情规劝、社会介入”等方法,形成“梳、劝、帮、教”调解新模式。设置离婚冷静治疗期制度,对“冲动性离婚”,向夫妻双方下达《离婚冷静治疗期通知书》,让双方回家“冷静”一段时间,“冷静期”满后,再经过法院多次调解,救治和修复危机婚姻。4年来,共发出《离婚冷静治疗期通知书》61份,有43对夫妻重归和好。
小额速裁,集约解纷
西郊法庭着眼辖区地处城乡交界、乡镇企业、私营个体分布较多、涉小微企业案件增长特点,积极回应辖区企业司法新需求,明确小额速裁品牌创建方向,维护经济发展大局,全力护航“六稳、六保”。由“坐堂审案”向“上门服务”方式转变,对交通不便、时间不便、行动不便的三类情况,及时组织“巡回法庭”,将法庭开到企业车间、社区村屯,做到企业司法需求在哪里,法庭就开到哪里。同时,利用巡回办案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有利时机,邀请当地群众旁听案件,以案释法,送法进乡村、进社区,为构建和谐文明新乡村贡献力量。
专业团队,精准高效
鸡东县法院创新人民法庭审判机制,助推基层法院工作全面提质增效。他们对人民法庭实行网上立案、预约立案、巡回立案等多元化立案,满足群众起诉需求,最大限度减轻当事人的诉累,真正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司法温暖。在四个法庭中分别组建家事、金融、侵权、合同审判团队,培育“一庭一专长”的类案审理品牌,确保裁判精准统一。搭建网格平台、规范网格运行、发挥网格作用,实行网格化解纷,助力“平安村(社区)”、“无讼村(社区)”建设,维护乡村平安稳定。
法戍边陲,旅法相融
虎头法庭作为全省法院设立的4个旅游人民法庭中的一员,依托与俄罗斯边境、口岸、珍宝岛和虎头要塞红色旅游地特殊区位,锚定品牌特色,扭住创建核心,探索“旅游+司法服务”模式,充分发挥助力旅游经济发展,筑牢司法为民阵地,守护边境小镇和谐稳定的职能作用。总结法庭工作积淀优势,凝聚出“法戍边陲、旅法相融”的法庭庭训,确定了打造“以护航旅游经济为特色,以助力乡村振兴为底色、以便民利民为本色的专业化综合性相融的人民法庭”品牌定位和创建目标。树立“旅游要发展,司法服务要跟上”理念,组建专业团队,对旅游合同、旅游服务、旅游消费等纠纷进行专职审理;与旅游主管部门联调联动,织密诉调对接多元解纷网;旅游旺季,在游客服务中心设巡回点,实施“有案办案、无案宣传”的工作原则,运用“就地”与“随时”的审判方法,让涉旅纠纷的解决快上加快、好上加好,为打响 “红、绿、银、边”四大特色旅游文化品牌,推进地方旅游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鸡西法院把创建活动作为引领、牵动、提振、推进法院整体工作全面推陈出新、提档晋级的一剂“良方”,打造具有典型性、辨识性、引领性人民法庭模式,使创建举措品牌效应逐步显现,着力打造在全国法院能拿得出、叫得响的人民法庭建设“鸡西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