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雷锋日
那个说“一朵花打扮不出美丽春天”金句的小伙子
用半个世纪的时间
让中国人滋养在一种
传承自传统、张扬自文明的时代精神
关于青春、关于奉献、关于集体、关于国家……
在2022年的时序回望
我们依然需要雷锋!
鸡西法院人
以“坚定、坚守、坚持”的精神状态
在司法实践中
诠释只要用心
每天都是雷锋日
贴春联、挂灯笼、备年货……春节临近,年味渐浓。
1月31日5:30,天尚未亮,滴道法院法官张洪霞已经在志愿服务站将提前包好的饺子打包,并不时在清单上划勾。一会儿,张洪霞要到城子河区的几位“留守老人”家送年夜饭。
张洪霞提前对城子河区的留守老人,统计出人数和名单,自掏腰包,当起采购员和厨师,与他们共吃一顿不一样的“团圆饭”。
事实上,早在两天前,张洪霞便前往几位老人家中,了解其口味喜好。“我们还是做些家常菜,不能太辣,不然老人吃不了。”张洪霞叮嘱其他志愿者。
据了解,张洪霞参加志愿活动已有两年多,在一次次的慈善捐款、爱心助学、认亲助养等活动中,愈加感受到公益慈善不仅是一种大爱,更是一种信仰!
圆滚滚的饺子在热气腾腾的锅里翻滚,于阿姨在一旁看出了神,沉默寡言的她很少有表情,但是张洪霞分明看到了她眼底的喜悦,“鱼代表年年有余,番茄炒蛋是红红火火,姨你每样都要吃一口,新的一年才有福气哦。”没等张洪霞的话说完,于阿姨抱着她痛哭起来。
彭大爷儿子外出打工,独自在家过年,他看到有这么多社工来陪他过年,喜出望外,“你们自己拿碗筷啊”,他热情的招呼道,“我儿子在家也没这么热闹过,你们以后能不能常来陪陪我。”临走的时候,彭大爷还包了一包自己在花盆里栽的小辣椒塞到张洪霞手中,“红红火火,姑娘。”
走完6家,已经下午三点多,回家的路上,不停的有鞭炮声响起,张洪霞望向车窗外,眼神坚定,2022年对她来说,又是一个意义非凡的公益年。
2020年2月初,新冠肺炎疫情全面爆发,鸡冠区法院干警魏志恒主动请缨,带领120多名干警投入到机场防疫工作中。
“鸡西这座城市,我来守护、愿你无恙!”这是魏志恒初到机场卡口时的心声。
有序引导回乡的群众,将他们带到登记处逐个登记。在他眼中机场一幕幕情景,构成了一幅疫情变化的缩略图。“疫初那些天,确实有些紧张!每天确诊人数在增长,未知的东西太多。”魏志恒甚至不敢告诉家人他在机场执勤。
作为机场卡点的“老大哥”,魏志恒尽量在后勤保障、防护准备上做的更多,车辆调配、人员接送、防控物资发放……
今天是魏志恒在“疫”线坚守的第761天,检验旅客足有10万余人,他的口罩脸赫然可见。“人多,一忙活就爱出汗,防护服不透气,没事,老爷们怕啥。”穿着防护服和N95口罩一整天回到家,魏志恒感觉呼吸都是那样不真实。一到夏天,更是难过,满身痱子,魏志恒轻描淡写的说,“忙起来就不痒了。”
近日,疫情反复,因为“不放心”,两班倒的他选择全天候,为了守住责任田,他亦到现场指挥疏导。
“在机场,每一个过往的人都在努力奔跑,向着生活,向着希望,向着幸福。我们能做的也就是站好每班岗,守住进城口,守护住鸡西人的努力,这就是我们的心愿。”奈何严寒酷暑,魏志恒还是一次不落的坚守岗位。
严把来院群众进出口通道,扫码测体温、登记备案、安全检查、提押被告人、配备“八件套”、执法记录仪……这是恒山法院司法警察姜灏的工作任务。
“有力度,更要有温度。”秉持入警时的初心和“司法为民”的责任担当,姜灏荣获多项殊荣。
这一天,姜灏准时将准备工作就绪,开启新一天的工作序幕。一名当事人行迹引起他的警觉,这人拿矿泉水边喝边走,另一只手里还紧握一个矿泉水瓶子,神情紧张。凭借职业敏感,他发觉这人行为反常,随即上前盘查。
“瓶里装的只是矿泉水!”当事人反复强调,神情慌张,抵触检查。趁其不备,姜灏一个箭步冲了上去,夺下水瓶,打开瓶子,发现装的竟然是农药!经过询问得知,当天开庭审理其离婚纠纷一案。若法院判离,他打算喝下农药自尽。
一场悲剧及时化解。
在执法中,姜灏严格而不严厉,时刻拧紧安全防范弦,同时,他也是一个有“温度”的司法警察。
一名辖区内的农妇推着八十岁的瘫痪母亲,来法院咨询案件,因对解答不满便撇下老人一走了之。面对突发情况,姜灏立即联系乡政府,随即和同事走遍了附近的餐馆、旅馆、站点,在即将发车的客车上找到了当事人。
将其带回院里后,姜灏从情理入手,真诚、细致的向当事人释法,最终当事人理解了法律,也后悔自己的过激行为,带上老人踏上了返乡的路程。望着她们离去的背影,姜灏懂了,倾听的时候多一份耐心、释法的时候将心比心,当事人可以很好的沟通。
雷锋精神其实一直没有走远
只不过换了身衣服,或者换了腔口音
也许是马路边身穿黄马甲的环卫工人
也许就是你我身边身穿法袍最可爱的人
学好雷锋
就是从英雄壮举走向凡人小善
那么
从每一次接待、每一次庭审开始
鸡西法院天天都是“雷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