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西市中级人民法院主办

 

人民陪审员自主管理模式助推鸡冠区法院陪审工作迈向新台阶

  发布时间:2022-04-26 09:51:34




    人民陪审员这个团体的管理到底是由法院管,还是让陪审员自主管?这个问题一直以来在全国各地都有不同的看法和做法。鸡西市鸡冠区人民法院从试点期间就大胆采用了人民陪审员自主管理模式,成立了由7人组成的“鸡冠区法院人民陪审员自主管理委员会”(下简称“管委会”)来进行人民陪审员的日常管理。实践证明,“管委会”在让全体人民陪审员明确自身定位、认识自身社会角色,更好地参与审判活动、发挥更大的参审作用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也为人民陪审员的科学管理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

    一、发挥自主管理优势 调动人民陪审员学习热情。

    “管委会”自成立后,充分发挥组织作用,积极开展培训和自主学习。每年初,管委会制定《鸡冠区法院人民陪审员学习计划》,结合人民陪审员日常培训情况,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陪审员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人民陪审员培训、考核、奖惩工作办法》等内容列入其中。2020年以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了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习。一方面,每年要举办两次大型现场培训活动,邀请资深法官、审管办主任,将陪审制度的价值与功能、庭审实务、司法礼仪等内容作为培训重点进行现场讲解;另一方面,通过管委会定期在工作群内发布学习内容开展线上学习,随时督导跟进。为切实达到学习效果,陪审员要按期上交学习笔记,每月撰写学习心得体会,由“管委会”打分记录,并将陪审员学习情况与人民陪审员年终考评相结合,以此来调动人民陪审员的学习热情。同时为让人民陪审员多渠道了解人民陪审工作,“管委会”会在陪审员微信工作群中及时发布陪审工作动态、典型案例、陪审心得、优秀陪审员事迹等内容,促进了陪审员陪审知识的多方面学习。自2018年《人民陪审员》立法后,鸡冠区法院共组织现场培训学习12次,收集学习笔记700余份,学习心得260余份,陪审感悟50余份。

    二、采用随机抽选方式,保障人民陪审员均衡参审。

    在“管委会”成立后,为保证人员陪审员均衡参审,“管委会”利用鸡冠区法院开发的人民陪审员随机选定参审系统软件以及OA办公平台,对需要人民陪审员参审的合仪案件进行随机抽选。在人民陪审员微信和QQ工作群,及时发布人民陪审员选取单,将案件案号、开庭时间、开庭地点、当事人信息等相关信息反馈给人民陪审员,做到及时、公开、透明。自2018年《人民陪审员法》立法后,鸡冠区法院做到了在职人民陪审员全员参审,年参审数量中位数为6件,最高案件参审数量未超30件上限,确保了均衡参审。

    三、严格先优典型评选,聚焦奖惩考核制度落实。

    鸡冠区法院严格按照最高院《人民陪审员培训、考核、奖惩工作办法》,结合本院实际工作情况制定了《鸡冠区法院人民陪审员管理考核办法》。“管委会”严格执行考核制度,每年年初开始统计上年度人民陪审员全年履职情况,按照本年度在职人民陪审员比例评选优秀人民陪审员、优秀合议庭成员、优秀庭审。自2018年4月份以来,共举办 “年度优秀人民陪审员表彰大会”四次。表彰优秀人民陪审员49人,优秀合议庭成员30人,优秀庭审15人,树立了先进典范,营销了学习氛围。提交因任职到期,或因工作、身体各种原因等不能履行人民陪审员职务的退出申请181人。

    四、借助各类活动举办,提高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参与各类活动,不但能够提高人民陪审员的学习意识、陪审意识、责任意识,更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管委会”自2015成功运行五年后,在2020年换届。换届后至2022年3月份,成功举办各类活动九次。其中 “人民陪审员开放日”、“参与宣传扫黑除恶专项活动”、“向社区贫困儿童捐赠衣物”、“ 《人民陪审员法》进社区主题宣讲”等活动不仅让人民陪审员明确了自身的定位、认识到自身的社会角色,也更加感受到了责任和使命。这些活动,不但可以使人民陪审员可以更加贴近人民群众,也可以使人民群众更多地了解人民陪审员,明确《人民陪审员法》立法的重大意义,有效拉近法院与群众的距离,提升了司法公信力。

    五、发放补助费用及时,确保保障机制落实到位。

    鸡西市鸡冠区人民法院“人民陪审员自主管理委员会”,在全体成员团结协作下,积极发挥自身能力,有效发挥管理优势,在实现自主管理的同时,增强了人民陪审员的职业尊荣感和主人翁归属感,也推动了鸡冠区法院的陪审工作不断迈向更高的台阶。

责任编辑:张岩    

文章出处:鸡冠法院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