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西市中级人民法院主办

 

鸡西中院多举措推动国家机关旁听庭审

  发布时间:2022-09-14 10:09:07


9月6日,市委宣传部23人观看旁听庭审 

鸡西中院全面深化司法公开,不断提升司法公信力,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高要求和新期盼,将旁听庭审常态化制度化作为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的重要步骤,推动全市国家工作人员旁听庭审活动全面覆盖、全员参与。今年1至8月,市直国家机关已经开展旁听庭审活动47次,参加机关47个,参加人数2184人,旁听庭审率达到66.2%。 

7月29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45人旁听庭审活动 

01 一是高站位落实主体责任。将建立国家工作人员旁听庭审活动常态化制度化机制,作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依法治国重要论述精神,推动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全面推进鸡西法治建设进程,实现法治鸡西、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目标的有效举措。认真落实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根据年内重点工作任务,分解目标任务,做好旁听案件排期,协调各相关单位积极开展国家工作人员旁听庭审活动。 

7月8日,市司法局47人参加旁听庭审活动 

02 二是围绕中心突出工作重点。坚持常态化制度化开展旁听庭审活动,把旁听庭审活动与行政应诉工作、“公众开放日”活动、法律进机关(进单位)、法治创建活动等有机结合,进一步推动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落实,不断增强法治宣传教育效果。把涉及国家机关行政复议机关审理的重大、疑难、复杂或者社会关注度高的行政复议案件,作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旁听庭审的重要内容。并采用网络视频直播、录播模式对国家工作人员与社会群体开展旁听庭审活动,以拓宽庭审旁听的覆盖面,向全社会宣传法治,营造“全民守法”法治氛围。 

6月15日,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25人观看庭审录像 

03 三是强化担当落实普法责任。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以不公开为例外”原则,将普法工作与司法公开工作紧密结合。审管办负责对旁听庭审工作的部署、监督、指导、考评。要求两级法院院领导、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等法官,每年至少要组织1次本人作为审判长、国家工作人员旁听的公开庭审,积极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及时制定旁听庭审案件任务计划,协调司法机关做好旁听庭审组织工作。 

6月9日,市交通运输局41人参加观看庭审录像 

04 四是以实效性提升法治能力。通过旁听庭审,两级法院面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领导干部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以案释法,适时普法,一个案件宣传一部法律、一个案件指导一次执法能力,高效提升法治能力。通过零距离旁听庭审,使参加旁听人员如同上了一堂生动的“法治课”,纷纷表示一方面让他们以最直观的方式了解了人民法院案件审理工作的核心环节,对案件的审理流程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另一方面是对于当前正在进行的民事诉讼制度繁简分流改革试点工作有了更深的认识。对刑事、民商事、行政案件审判程序有了更加直观和深入的了解,在日常执法工作中也会进一步增强程序意识和证据意识,努力提高法治素养与执法水平,做到严格执法、规范执法。 

6月2日,市财政局43人旁听庭审 

通过开展旁听庭审活动,达到“四个促进”。一是促进了司法公开公正。通过代表旁听庭审这一监督方式,法院各业务审判庭负责人出庭率以及当庭宣判率较往年均有提高,诉讼当事人对司法裁判结果更加认同。二是促进了法官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以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旁听庭审为契机,大力加强法官适用法律、驾驭庭审、诉讼调解、司法文明用语等业务培训,开展了“精品案件”“办案能手”“调解能手”等竞赛活动,有力地提高了法官业务能力。三是促进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履职能力。参加旁听庭审也从一定程度上倒逼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自觉学法用法,对于增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履职能力,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增强领导干部依法行政意识和行政执法能力起到了积极作用。四是促进了国家机关法治思维能力。通过直观化、零距离的以案释法,有助于行政机关发现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更好地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进行执法,有利于从源头上减少行政争议的发生。 

4月19日,市公安局通过内网组织926名公安干警观看旁听庭审 

6月14日,市妇联13人观看庭审录像 

5月20日,市统计局组织29名干部职工收看庭审录像 

鸡西中院将继续进一步加大协调联动,推动全市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旁听庭审活动常态化、制度化,把庭审现场变成法治教育的课堂,以案释法,从鲜活的实例中受到教育,时刻筑牢守法底线,切实增强全市国家机关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法治意识,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助力法治鸡西建设再上新台阶。

责任编辑:张岩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