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西市中级人民法院主办

 

鸡西智慧法院:让数字正义有温度 数字红利暖民心

  发布时间:2022-09-19 10:55:01


    最高人民法院提出“要以数字正义推动实现更高水平的公平正义”,鸡西中院不断深化智慧法院建设,以“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为抓手,不断优化智慧审判、智慧执行、智慧诉讼服务等工作,让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人民法院的“数字正义”。

    01 打造现代化诉讼服务新格局

    “您的材料已被取出:箱号:11。”

    “你好,你提交的材料法官已取件。”

    ……

    这是当事人在使用“智能云柜”的一幕场景。当事人在“智能云柜”主控制柜刷身份证进行身份识别后,系统会自动弹出所有与本人关联的法院在审案件,选中当前要补交案件的材料,系统会根据案件承办人自动打开对应投递口,待当事人完成投递动作后柜门自动关闭。

    小云柜大作用,它切实在人民群众与法官之间架起了便民直通桥。

    在智慧法院建设的大背景下,鸡西中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持续提升诉讼服务“一网、一站、一号、一窗”通办能力,大力推广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小程序、黑龙江诉讼服务网、12368诉讼服务热线等智慧法院线上平台应用,实现立案、调解、开庭、送达、保全、委托鉴定、阅卷、查档线上办理,真正实现“信息多跑路,群众不用跑”,为群众提供费用最低、用时最短、效果最好的司法服务。截至8月末,全市法院办理网上立案6656件,垮域立案362件,网上交费9059笔,12368热线提供查询、咨询5953次,通过云柜中转1023次。

    02 开启现代化审判执行新模式

    一起执行异议之诉,涉案三位当事人,两人因刑事案件羁押于鸡西监狱,另一人身处外地,因疫情管控暂无法返鸡。

    主审法官洪明积极与技术人员沟通,确定了远程视频庭审方案。由于庭前充分的准备,这起案件在“线上”得到圆满解决。

    点点鼠标,敲敲键盘,就能完成全部诉讼过程,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现如今,“智慧法院”让这一切触手可及。

    庭审前,法官只要进入掌上法庭小程序,创建案件远程庭审后邀请当事人,当事人实名注册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平台后,点击法官邀请的庭审,人脸识别即可进入远程庭审。书记员操作庭审系统即可,无法来到现场的当事人可以通过小程序参与庭审活动。

    

    疫情防控期间,弥漫着消毒水味道的法庭里,主审法官、书记员佩戴口罩端坐在各自的位置上,却不见原告和被告的身影。主审法官利用“云间”电子法院系统对案件进行梳理,提交电子凭证……

    截至8月末,使用电子送达文书和诉讼活动通知117518次,网上鉴定581件,网上保全申请41件,网上开庭886件、网上阅卷790次。

    03 拓宽现代化司法公开新渠道

    “大爷您好,您对我们的司法服务是否满意,请您做出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鸡西中院民一庭法官郑微在审理完案件后向当事人张大爷介绍当事人评价系统。

    “整个案件的审理流程公开公正,郑法官耐心地给我解答疑问,我很满意!”张大爷笑着答道。

    为切实提高办事效率,提升服务效能,改进司法作风,鸡西两级法院上线当事人评价系统。当事人办理完诉讼事项后, 利用微信小程序,搜索“黑龙江移动微法院”,注册后点击“地方特色”模块,选择“我的评价”,点击即可评价。截至8月末,两级法院共收集了18094条人民群众的评价,满意度99.7%,参与度122.6%,有效提升人民法院司法公信力和形象。

    鸡西中院持续加强全市法院审判流程公开、庭审活动公开、裁判文书公开、执行信息公开“四大公开平台”应用,以公开促公正,便民利民,做到了“正义不但要实现,而且要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努力打造“阳光法院”。截至8月末,裁判文书公开数10436件,上网公开率64.1%。

    鸡西中院进一步增强数据收集、管理、分析、应用能力,推动法院工作从智能化向智慧化发展,让人民群众享受智慧法院带来的“数字红利”,以数字正义推动实现更高水平的公平正义!

责任编辑:张岩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