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部真实描写法院日常工作的电视剧《底线》在各大平台热播,引起了广大观众的关注与讨论,该电视真实展现了法院立案庭干警们服务群众、化解矛盾、定纷止争的法院人日志,也充分体现了立案庭作为法院窗口部门服务群众的职责使命。
近年来,鸡西中院立案庭时刻践行司法为民服务宗旨,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堵点痛点难点,不断创新司法惠民便民举措,提升诉讼便利度,并在本年度推出司法利民“五个办”,获得了人民群众广泛好评。
1.立案服务“网上办”
全面推行网上立案,通过“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微信小程序,使用智能手机完成网上立案申请、电子证据传输、诉讼费用交纳等诉讼事项,实现足不出户、异地均能立案。截至9月30日,全市法院办理网上立案11735件,占民事一审收案82.5%。
2.诉讼服务“一次办”
严格落实一次性告知制度和首问负责制,对群众咨询的事项应一次性解答清楚,对于需完善资料的,应一次性告知补充材料的内容;如材料齐全的,做到当场办、马上办。首位接待群众的立案诉服工作人员要承担直接办理或引导办理责任。制发《网上立案如何操作》《当事人如何举证》等诉讼服务办事指南,便利当事人诉讼。截至9月30日,共计宣传发放办事指南600余册。
3.热线服务“一号办”
全面优化升级“12368”诉讼服务热线功能,努力打造“一号通办”诉讼热线,提供案件信息查询、诉讼咨询、网络咨询、诉讼服务满意度评价等多项服务,解决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截至9月30日,全市法院接听12368热线6675个,满意度99.97%,解答网络咨询219个,满意度100%。
4.绿色服务“马上办”
开通退役军人“绿色通道”,实行“随到随办、优先办理、特事特办”的主动型服务模式,最大限度减少群众跑腿次数,退役军人携带优待证到法院进行法律咨询和立案,可享受免于排队、专人讲解、材料收转、咨询答疑、诉讼辅导等一站式、快捷化、便利化的诉讼服务,真正做到“流程最优、时限最短、质量最佳、服务最好”。
5.贴心服务“帮代办”
两级法院均设立专职立案辅导员,充分利用微信、网络、自助设备的便捷功能,为来院的当事人提供网上立案、跨域立案、案件自主查询、材料自动收转等事项辅导,协助当事人轻松快捷完成立案诉讼活动,减轻当事人立案诉累。截至9月30日,全市法院办理跨域立案(管辖)94件,协助当事人完成材料收转700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