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莹莹,2012年9月参加法院工作,现任黑龙江省鸡西市鸡冠区人民法院家事少年审判庭庭长、一级法官。她扎根基层十载,先后从事民事、商事、刑事和未成年人审判工作。无论岗位怎样变换,她始终恪守着“以公心保证公平,用大义捍卫正义”的坚定信念,保持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勇于担当的工作态度、精湛的业务能力,得到了当事人及领导、同事们的普遍赞誉。2014年、2015年,她连续两年被评为全省法院办案标兵;2016年,被评为全省法院党建工作先进个人和全省法院调解能手;2021年,被评为全省新时代政法英模。
挑重担是能手,敬业有信仰
作为一名全能法官,徐莹莹时时刻刻不忘自身肩负着保护群众、处理群众内部矛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推进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任,始终把为群众执法、为群众负责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自尊、自律、自重、自爱,用纤柔的双肩扛起公正司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责任担当。工作以来,徐莹莹共审结案件近1500件,从没有因为工作态度被投诉,从没有因为超过审限被问责,更没有因为廉政问题被调查。
2016年12月,她克服二胎怀孕的种种不便,全年共审结案件303起。记得为了办理大量积压的物业纠纷案件,她在零下二十几度的严寒中,挺着七个月的孕肚,爬上一层一层的楼、敲开一扇一扇的门,挨家挨户做调解工作,业主们被她的工作所感动,纷纷表示调解结案。2021年5月,她审理一起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案,卷宗400余本,涉及人员1200余名,时间紧,任务重,信访压力大,办理难度高。她放弃节假日休息,以办公室为“家”,白天约见当事人释法答疑,夜晚查阅卷宗、研究案情,仅判决书就写了近百页,最终取得了圆满结果,案件宣判后,被告人、集资人均表示服判息诉。
解愁盼是巧匠,为民有情结
作为一名少审法官,徐莹莹坚信少年审判是人民法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塑少年健全人格和优秀品质的希望工程,做好少年审判工作关系亿万家庭幸福安宁。“法律无情,人间有爱。一些未成年人虽然犯了法,但终究是个孩子,我的每一次抉择,可能会影响他们的一生轨迹,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我应该去帮助他们”徐莹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被判处缓刑的十五岁小刚,自幼父母离异、家庭条件困难,父亲常年靠下井维持生活,没有时间对其进行管教,于是失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缓刑前期,他烦躁、叛逆,拒绝按照规定到矫正部门报到,就连父亲的劝说他也毫不在乎。面对这种情况,徐莹莹一边研究未成年人犯罪心理,一边通过小刚的父亲了解他的具体情况。她想从小缺失母亲的他,应该是渴望母爱吧。于是她通过微信与他建立常态化联系,几乎每天都要抽时间问一下他的情况。从最初的穿衣吃饭、是否回家等问候关怀,到之后的社区矫正参与情况,再到现在的人生思考。在最近的交流中,小刚说他想了解点法律知识,还想要重回校园学习。在七十余个日夜的牵挂中,她终于看到了帮教的成效,电话这端的她不禁湿润了眼眶,这既是作为一名少年法官的使命,也是作为一名母亲的欣慰。
勇创新是标兵,精业有素养
作为一名年轻法官,尽管带着刑法研究生和司法证两个硬武器,徐莹莹总觉得“技术”不过硬,因此,徐莹莹在抓紧办案、照顾家庭两者之间,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积极参加各种法律培训,广泛学习财物、金融、计算机、心理学、社会学等各种相关专业知识,注重对法学理论的积累和研究,不断提升自身的政治素养和业务水平。这些也促成了她抓得住纠纷焦点,理得清审判思路,善运用情理交融的审判工作特色。
开专题讲座、当社区法官、是法官妈妈。她经常作为特约嘉宾到黑龙江工业学院为法学院的大学生们进行专题讲座;她每个月都到社区开展普法宣讲,送法服务、司法建议,与社区群众开展面对面法律咨询,不断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增强公民的法律信仰;她主导制作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原创动漫《嗨!少年》,将法治宣传与漫画、视频等新媒体形式有机结合,挖掘未成年人犯罪特点,对话少年,普法少年,守护少年; 她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方式,邀请青少年走进法院,直观地感受法律的公正威严,提升孩子们守法知法尊法用法的参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