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西市中级人民法院主办

 

宪法宣传周丨鸡西法院干警热议宪法日特别节目《大法官开庭》

发布时间:2022-12-06 10:15:04


这是一起新中国成立以来,单案数额最大的伪造货币案。2022年12月4日至6日,在我国第九个国家宪法日、第五个宪法宣传周期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综合频道《今日说法》栏目,播出《大法官开庭》第八季之《4.22亿假币的考问》,该案由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二级大法官石时态担任审判长审理。陈某秋等14人伪造货币、刘某仔容留他人吸毒一案,在公安部经侦局统筹指挥下,黑龙江、广东两省警方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镇捣毁了一个制造假币的窝点,现场缴获2005版百元面额假人民币4.2215亿元,粤、黑两地共抓获14名犯罪嫌疑人。人员众多、组织缜密,大法官实地调查,抽丝剥茧,庄严宣判,保护人民财产安全,维护国家金融秩序。 

鸡西中院组织两级法院干警认真观看节目,学习大法官办案理念和为民情怀,进一步坚定了干警“开好每一次庭审、写好每一份文书、办好每一个案件”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观看过后,干警们深受触动,自发开展了学习讨论,积极交流各自的感悟和体会。 

刑庭杨宗远 

观看了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石时态院长审理的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假币案,我感触很深。面对错综复杂的案情,以及社会影响力大、关注度高的案件状况,为保护人民财产安全,维护国家金融秩序,大法官心细如发,通过查阅卷宗,制作案件材料梳理出整个事情的发生、发展经过,最大程度的还原了案件全貌,这种匠人精神,让我再一次深刻领悟到,只有细节才能最大程度还原真相,给我们今后审理案件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办公室牛海鸥 

细节最能还原真相,在刑事案件中,卷宗反映了案件的客观事实,法官深入实地的勘验更有利于还原案件的全貌。石时态院长顶风冒雪,深入假币的制作现场对每一个案件的细节进行核实,完完整整的得到了卷宗中看不到的案件信息,也使得案件的审理更加的精准。这种“心细如发因为责任重大”的刑事审判理念,体现了新时代大法官的责任担当,需要法院每名法官和干警在工作和办案中学习、领悟和贯彻。 

民二庭徐媛凤 

本期案件错综复杂,社会影响力大、关注度高,案件的审理与裁判极具示范引领和指导意义,值得每一名法官借鉴与学习。在庭审中,合议庭围绕庭审调查重点,组织控辩双方有序进行法庭调查,采用多媒体方式对证据进行全面展示,充分质证,澄清证据疑点,厘清案件事实。石院长虽然工作繁忙,但在案件调查和审理中,很多工作都亲力亲为,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也深深地打动了我。在工作中,我将认真对待每一个案件,争取把每个案件都办成铁案,经得起考验。 

立案庭高雪峰 

石时态院长的《大法官开庭》是在用实际行动号召我们在工作中动真的、来实的、较真章、求实效。所以,作为一名立案干警一定要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认真严格的审查好每一起案件,切实担负起责任,让百姓真正地感受到司法的公平与正义。

责任编辑:张岩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