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行斌、副主任张国杰及省、市人大代表一行8人到鸡西中院、鸡冠区法院对人民法庭建设工作开展调研指导。中院党组书记、院长孙勇陪同调研。
在鸡冠区法院西郊人民法庭,调研组实地参观了审判法庭、法官办公室等场所,详细了解了法庭人员配备、执法办案、矛盾纠纷化解、参与区域治理、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近距离感受法庭便民“贴心”服务,并与法庭干警亲切交流,深入了解法庭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在鸡西市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服务中心,调研组实地体验了综合服务大厅的各区域职能,认真查看多媒体信息发布终端、智能导诉系统,以及全省法院首台投入使用的“一站式”自助服务终端等信息化智能终端设备,详细了解各区域的新设功能、多元解纷工作流程、“1+4+N”模式运作机制及两乡法庭速裁团队工作开展情况,对中心运行情况、人民法庭速裁团队工作开展情况,以及鸡冠区法院诉服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深入调研。
在鸡西中院,调研组参观了鸡西中院“九比九赛淬炼提升能力作风 比学赶超勇担时代发展使命”能力作风建设年主题展板,走访了立案大厅、诉讼服务中心、廉政文化主题长廊、法官书苑等场所,详细了解了鸡西中院常态化推进“打官司不求人”示范法院创建、“我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创建、持续开展“为基层解难题”等活动开展情况,并观看了鸡西法院人民法庭建设记录片和鸡西中院能力作风建设成果汇报片,对全市法院人民法庭建设和鸡西中院2022年各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深入了解。
调研组一行对我市人民法庭建设给予充分肯定,认为近年来,我市人民法庭建设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紧扣新时代人民法庭“三个便于”“三个服务”“三个优化”功能定位,主动融入基层党委领导下的社会治理大格局,强力推进人民法庭标准化、规范化、智能化建设,探索形成“一庭一品”“一庭一专”的特色法庭建设新格局,创建司法调解、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行业调解“四调联动”机制,深入推进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多元化解,措施实、效果好,成为服务乡村振兴、服务基层社会治理、服务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需要的一支重要法治力量,成绩令人欣慰。
调研组指出,人民法庭是人民法院服务大局、公正司法、为民司法的最前沿和排头兵。全市法院要注重强基导向,立足基层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主动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公平正义新期待,推动司法资源下沉,区分城乡差异、区域差异,坚持综合性和专业化相结合,不断优化法庭布局、优化队伍结构、优化专业建设,丰富便民利民举措,推进特色人民法庭品牌创建,加强人民法庭信息化建设,真正做到“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全力推动人民法庭建设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力争走出一条鸡西人民法庭高质量发展之路。
调研组要求,人民法庭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融入党委领导的基层治理大格局,充分发挥“1+4+N”多元化矛盾纠纷调处平台作用,强化府院联动,逐步形成源头预防、非诉挺前、多元化解的分层递进前端治理路径。要发挥人民法庭优势,高度关注本辖区矛盾风险发展态势,及时向地方党委政府提出司法建议。要采用巡回审判、送法上门等接地气的普法方式,引导当地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弘扬社会正气,为全市法治建设贡献更大的司法力量。
鸡西法院将以此次市人大常委会领导调研指导为契机,坚定信心、再鼓干劲,切实找准服务大局的切入点、结合点和着力点,主动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持续在服务保障乡村振兴、创新完善便民举措、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优化“1+4+N”多元解纷模式等方面下功夫,进一步推进人民法庭庭审设备现代化、人员配备科学化、法庭管理精细化、诉讼服务便民化、普法教育网格化,为我市“一都五城”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