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执行工作是司法的最后一个环节,是胜诉当事人实现权益的最终保障。2022年,鸡西法院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全力以赴狠抓落实,努力提升执行工作质效,共执结案件15552件,执行到位金额31.29亿元,实现人民群众司法满意度和获得感的“双提升”。
建立长效机制,打造“规范执行”
用足内力,夯实基础。建立健全关于执行信访、执行案件“一案双查”、执行流程管理等5项规章制度,切实将执行工作纳入制度的“铁笼”;配齐配强执行队伍,组建财产保全组、执行事务中心、财产查控组等执行团队,采取集约化工作模式,以“合并同类项”的方式大幅提升工作效率。聚合外力,联动协作。坚持部门联动、强化资源整合,先后与市诚信办、市场监督管理局、仲裁委员会等联动部门建立联合信用惩戒、执行联动机制,持续凝聚执行合力。今年以来,在“信用·鸡西”网站曝光6302名失信被执行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10名失信被执行人采取行业准入限制。主动作为,确保规范。鸡西中院每年对基层法院开展两次执行工作实地督导检查,要求各基层法院限期报告问题整改情况;编撰实务操作手册4期,进一步统一执行裁决尺度;实行执行工作情况“月通报”,案款发放“日通报”,重点工作“周调度”,实时跟进、督导,全面提升执行工作规范化建设。
强化智慧应用,打造“高效执行”
依托执行指挥中心,提高执行财产查控效率。中院统筹管理案管系统、失信名单、网络查控等工作,健全财产查控组功能,充分发挥“总对总”“点对点”网络查控功能,全力挖掘隐匿涉案财物线索,对被执行人财产一网打尽。2022年以来,对9926人采取限制高消费措施,网络司法拍卖成交额6774.47亿元,溢价率499.66%。依托智慧执行APP,提高执行工作流程效率。充分利用智慧执行APP接收当事人留言、提供的财产线索,通过拍照、录像、录音等功能进行现场执法取证,极大提高执行办案效率。依托互联网平台,提高执行案件办理效率。充分发挥“云间庭审系统”的积极作用,身处外地的当事人可在网上与执行法官沟通,举证、质证,有效降低时间、空间、地域等因素对案件执行工作的影响,切实提升执行办案质效。
开展攻坚行动,打造“铁腕执行”
坚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案制宜,做到穷尽一切执行措施和手段,通过开展强迁交付周、雷霆搜查月、集中打击季、小金额标的案件执结季、涉金融案件百日攻坚等具有地方特色的专项坚行动,全力打造鸡西执行升级版,全力提升执行到位率,切实兑现胜诉权益。今年以来,判决拒执犯罪案件2件2人,公安机关立案侦查4件4人,对被执行人形成强力震慑。
聚焦司法为民,打造“利民执行”
繁简分流,打造“最优质”执行。中院制定《鸡西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执行案件繁简分流的管理办法》,在全市法院实行执前和解、财产查控、强制执行一体化运行,切实维护合法权益。今年以来,全市法院执行到位标的31.28亿元。创新方法,打造“最高效”执行。创新要素式立案审查方式,制定《异议申请书要素表》及《证据目录要素表》,对固定案情的基本事实要素进行提炼,使得当事人诉求、案件争议焦点、案件基本事实等一目了然,提升执行立案和审查效率。强化联动,打造“最便利”执行。中院与鸡西仲裁委员会、鸡西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联合印发《关于执行立案提供法律文书生效证明的管理办法》,明确法律文书生效证明无须当事人提供,切实减轻当事人诉累。自今年10月实行以来,全市法院已为当事人无须提供法律文书生效证明执行立案2780件。
广泛凝聚共识,打造“阳光执行”
2022年,鸡西法院以多元化、多要素、多体例为准则,通过“一强化四紧盯”,即强化领导重视程度,全面推进攻坚宣传;紧盯“宣传思维创新”,切实提升宣传成效;紧盯“宣传工作保障”,保证夯实宣传基础;紧盯“内外宣传联动”,确保形成整体合力;紧盯“多元宣传效果”,实现执行宣传全媒体覆盖,全面营造良好执行氛围。今年以来,全市法院邀请50余位代表委员、社会公众见证执行现场,鸡东、麻山法院积极参与省法院攻坚直播、录播活动,在全省取得良好反响;《鸡西法院多措并举、因案施策,助力解决执行难》《列入失信名单生活受限 被执行人主动还款》等10篇宣传稿件被中国法院网、中国执行等国家级媒体采用;发布失信信息10余期,制作抖音失信曝光小视频4期;鸡西中院邀请全市法院业务骨干做客鸡西电台综合广播《行风热线》节目直播间,以国内、鸡西市真实案例解读“拒执罪”;针对雷霆行动成效、打击拒执犯罪、执行法律规定普及等主题,携手制作30余块执行宣传展板,在火车站、学校、村屯等地展出;在全市范围开展执行普法宣传活动,在人流密集街道摆放咨询台释法答疑、发放普法宣传单、张贴履行义务告知书,在全社会积聚守法、守信执行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