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西市中级人民法院主办

 

诉前调解 “知多少”,小编带你了解一下!

  发布时间:2023-05-12 11:25:45


    你好同志,我要起诉,这是我的诉状和证据材料,什么时候能够开庭啊?

    大爷,您的案子其实可以先进行诉前调解的,要不我先给您立诉前调解案件吧。

    什么是诉前调解?同志,我可不太了解,能给我解释一下吗?

    好嘞,大爷。我给您仔细解释一下什么是诉前调解。

    诉前调解知多少?今天小编就来和大家聊一聊,诉前调解那些事!

    一. 什么是诉前调解

    诉前调解是法院立案之前先行调解的一种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简单来说就是在双方当事人互谅互让,通过线上线下调解从而达成协议的解决纠纷方式。包括两种形式:一是不具有法院审理性质,即人民调解工作室或委托其他组织进行调解;二是具有法院审理性质,即由法院的法官来调解或法官与人民陪审员、人民调解员共同进行调解。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充分发挥调解作用,帮助纠纷当事人以理性、和平的方式解决纠纷并保障当事人双方最大限度的利益,尽快从诉讼纠纷中解脱出来,投入到正常的生产、生活中。

    二. 诉前调解有哪些优势?

    (1)诉前调解具有程序便捷、灵活、简易的特点。案件分流到调解员手中之后,根据当事人提供的联系方式,即刻取得与被告联系。同时了解被告对本案纠纷的态度和解决意见。有经验的调解员通过与被告的沟通、对话,对于纠纷的解决就可以做到“迎刃而解”。

    (2)诉前调解省时、省钱、省力。人民法院对于双方当事人不便到场的情况,可通过人民法院调解平台远程进行调解,对于诉前调解后的司法确认不收取任何费用,确保协议能得到执行,既节约了群众的时间,纠纷也得到了积极的解决,切实做到“省时、省钱、省力”。

    (3)诉前调解维护关系促进和谐。诉前调解程序的确立,能够导致传统诉讼文化的某种转变,大大缓和了诉讼的对抗性。使其更多向和解性转变,理性解决纠纷的方式受到推崇。在诉前调解中的纠纷解决必须依赖当事人的自愿参与,强调诚实信用原则,使程序保障理念得以升华。

    三. 哪些纠纷适宜调解程序前置 ?

    (1)家事纠纷;

    (2)劳动争议纠纷;

    (3)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

    (4)医疗损害责任纠纷;

    (5)宅基地和相邻关系纠纷;

    (6)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纠纷;

    (7)数额较小的民间借贷、买卖、借用纠纷;

    (8)物业服务合同纠纷;

    (9)拖欠水、电、气、热力费纠纷;

    (10)消费者权益保护纠纷;

    (11)涉民营企业纠纷;

    (12)涉未成年人校园纠纷;

    (13)其他法律关系简单适宜前置调解的小额民商事纠纷;

    四.下列纠纷不适用调解程序前置,人民法院在收到当事人起诉材料后,应当依法及时登记立案:

    (1)婚姻效力、身份关系确认案件;

    (2)适用特别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破产还债程序的案件;

    (3)起诉时一方当事人无法联系,必须公告送达的;

    (4)起诉时当事人向法院提供证据证明纠纷已经被非诉解纷组织先行调解的,但当事人书面同意由人民法院委派调解的纠纷。

    (5)其他依照案件性质或当事人的实际情况不能调解的纠纷。

责任编辑:张岩    

文章出处:立案庭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