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词:
如何把公正与效率抓实抓好,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身处办案一线的法官有经历,有体会,更有责任。当前,鸡西两级法院从新时代能动司法的深刻内涵和实践要求出发,“抓前端、治未病”精准“把脉”社会治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即日起,鸡西市中级人民法院微信公众号开设“探访·诉源治理”专栏,宣传团队用手中笔触和镜头真实记录一线法官“审理一案、普法一次、教育一片、警示一面、治理一域”的司法情怀。
鸡西,百年煤城,因煤而生,因煤而兴。由于煤炭市场价格波动而引发的诉讼纠纷也不在少数。
“当我陆续收到工友的微信,告诉我欠薪已经到账,真是特别激动。”作为一起集体劳资纠纷的矿工代表,王某现在回忆起几个月前的情景,依然激动不已。
因经营不善,鸡西某煤矿拖欠王某等96名矿工的工资共计120万余元。王某等人向仲裁委申请劳动仲裁,由于双方未签订劳动合同,仲裁委驳回了仲裁请求。无奈之下,王某作为矿工代表,和十几个工友一起带着诉状来到鸡冠区法院。
受案后,鸡冠区法院认为,群体性纠纷不适合一判了之,而应尽量将矛盾化解于诉前。于是,将这起案件分派给鸡冠区退休法官工作室,特邀调解员白春艳适时介入。
一方是96名矿工的工资迟迟得不到解决,另一方是涉案煤矿资金周转困难怠于履约,调解工作难度较大。白春艳本着共同发展、双方共赢的原则,从情理法等角度积极与煤矿负责人沟通,向其释法明理,耐心讲解法律法规,并引导其将心比心,换位思考,且多次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协商解决,最终该煤矿同意分批足额支付拖欠的工资款。
“钱到手了心就踏实了,调解员给我讲的我都能听懂,而且态度特别好,帮我们解决了老大难。”当最后一名矿工拿到拖欠工资后,矿工代表向法院申请撤回起诉。
在短短两周内,这场集体性劳资纠纷终于得以在诉讼前端高效化解。
探访手记:今年3月,鸡冠区法院“退休法官工作室”正式挂牌成立,聘请退休法官、人民陪审员,优先调解疑难案件。“退休法官工作室”是鸡西法院推进人民调解工作、下沉调处纠纷的前沿阵地,成为鸡西法院诉源治理的新“枫”景、“暖”品牌。自成立以来,共调解案件602件,调解成功438件,调解成功率7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