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词:
如何把公正与效率抓实抓好,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身处办案一线的法官有经历,有体会,更有责任。当前,鸡西两级法院从新时代能动司法的深刻内涵和实践要求出发,“抓前端、治未病”精准“把脉”社会治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即日起,鸡西市中级人民法院微信公众号开设“探访·诉源治理”专栏,宣传团队用手中笔触和镜头真实记录一线法官“审理一案、普法一次、教育一片、警示一面、治理一域”的司法情怀。
鸡西某肉业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因经营不善,导致资金链断裂,到期无法偿还鸡西市某融资担保公司借款,鸡冠区法院依法作出民事判决:该肉业公司立即返还鸡西市某融资担保公司代偿款494万元。今年5月,融资担保公司申请强制执行,鸡冠区法院执行局随即查封了该肉业公司的养猪场及其土地使用权、生猪。
当鸡冠区法院执行局副局长王阳在电脑上拟好拍卖裁定,等待盖章时,他犹豫了,强制执行仅拍卖阶段就涉及看现场、评估、清场、挂拍等多项流程,被执行人已经出现经营困难,如果一轮拍卖流拍,能否继续撑下去?如此一来,就算找到买受人,494万的债务也难以如数执行,到头来似乎这场执行中从来没有赢家。
该如何破局?王阳思来想去觉得不能按部就班地推进执行程序,而是必须在“执前解纷”上下功夫,从源头寻求突破。
王阳了解到,该肉业公司是外地企业,来鸡西投资并带领麻山区部分农民致富,因为疫情等多方原因,才导致资金链断裂。执行干警们兵分两路,分别作双方当事人工作,“违约是我不对,王法官,您再帮我争取一些时间,我肯定还钱。”某肉业公司的负责人恳切地说道。
鉴于此情况,王阳立即与原告融资担保公司负责人取得联系,听取其意见,并表示会要求被告向原告表达歉意,引导被告制定切实可行的还款方案。“其实,我和老张之前的合作还算愉快,就是因为他不还钱态度还不好,我才一气之下起诉到法院,他的情况我都理解,有法官居中调停,我就放心了”。
经过执行干警一番周折,功夫不负有心人,双方达成了执行和解,申请执行人不要求对查封肉业公司的养猪场及其土地使用权、生猪进行拍卖,而是在确保企业持续经营并获得利润的情况下,同意该肉业公司分期分批履行债务。
“既然双方还打算继续合作,确保肉业公司正常经营保证给付工人工资,也是实现双方共赢的基础。”王阳说服了该融资担保公司,暂不将被执行人纳入失信名单。且该公司表示不会以肉业公司有诚信问题而拒绝借款。
探访手记:
鸡冠法院执行局用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善意文明执行理念,依法保障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科学处置涉案资产并争取价值最大化,灵活采取“活封”执行措施帮助企业发展,加大对涉民生案件执行力度,努力做到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