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鸡西市中级人民法院将平时考核作为加强干部队伍日常管理的重要举措,抓实抓牢“考有方向、核有方法、用有标准”三个关键环节,推动考核和工作融为一体、互促共进,切实发挥平时考核的杠杆效应,充分调动法院干警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探索考核“样板房”,构建制度“新大梁”。鸡西市中级人民法院充分认识平时考核的重要意义,积极加强学习考核先进经验,探索不同领域平时考核工作方法,从实际出发,结合发展形势和队伍结构特点,认真思考制定科学有效、贴合实际、可操作性强的考核方案,促进考核内容个性化,全方位考评干部,综合素质多层次进行考核评价,着力把平时考核步骤抓实、程序抓严,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建立“日考勤、季考评”考核机制,让平时考核开展在日常、完成在日常。
明细干部“日常账”,考核延伸全方向。建立平时考核评鉴台账,将政治素质摆在首位,细化量化考核指标,合理设置加减分项目。构建多渠道考核体系,拉伸宽度识、延展范围评。通过谈话,走进干部工作圈、生活圈、朋友圈,从八小时之内延伸至八小时之外,坚持正面了解与侧面掌握互为补充、相互印证,全面考核干部“德、能、勤、绩、廉”,客观反映干部日常表现和工作实绩,充分发挥考核工作“紧箍咒”作用,促使广大公务员把责任扛在肩上、任务放在心上、工作抓在手上。
切实树牢”能者上“,坚持考核新导向。将公务员平时考核结果与日常评奖评优、职务职级晋升与年终考核有机衔接,拓宽和加深平时考核结果运用的广度及深度,切实做到真考真用。根据平时考核情况,调整“优秀”等次比例,考核结果突出的领导班子和干部年度考核优先评优,考核被评为“好”等次的公务员晋升职务职级,切实树牢“有为者有位、能干者能上、吃苦者吃香”的鲜明导向,让“躺平式干部”躺不住,以结果促实干,以实干探潜能。建立“实绩正负面清单”,树立识人用人“看平时”的鲜明导向,真正把德才兼备、群众公认、潜力较大的优秀干部挖掘出来,充分发挥考核工作“过滤器”作用,力促干部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