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西市中级人民法院主办

 

院长说诉源治理 | 绘就多元解纷新“枫”景 构建诉源治理新格局

发布时间:2023-10-12 16:02:58


将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按照“一要二统三抓实”工作思路,积极推进“四化四解四到位”诉源治理新格局,让大量矛盾纠纷化在源头、解在诉前、消在萌芽,实现案结事了政通人和,实现法结与心结双解。我们邀请鸡西法院各基层法院院长谈一谈他眼中的诉源治理。 

城子河法院党组书记、院长 贾玉芳 


城子河法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把非诉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行三项措施,做实落靠诉源治理,切实满足群众对司法工作的新期待。 

一、夯实“两站一点”,构建全网络纠纷化解格局 城子河法院全力推进“两站一点”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东海法庭法官联络站作为诉前调解案件的中转站,在社区、村屯建立了4个法官工作站、22个法官工作点,实现“一村一法官”“一社区一法官”全覆盖,与巡回审判点相呼应,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快捷的矛盾纠纷司法服务。 

一是坚持有诉必应,优化非诉解纷路径。为了融入基层治理大格局,切实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诉前,城子河法院在“两站一点”挂牌予以公开,张贴人民调解平台二维码,方便群众随时联络,针对群众的诉求第一时间联调工作。今年1月至8月,城子河法院开展诉前调解案件243件,已调解成功75件,诉前化解10件,诉前调解成功率达到35%。 

二是开展矛盾联调,将纠纷化解在基层。联合矛盾纠纷联调中心,做好纠纷的预见性调解和全过程辅导,将非诉讼纠纷挺在前面,将纠纷调解前置,积极引导当事人选择非诉方式解决矛盾纠纷,将非诉案件分流到人民调解组织、社区、村委会等调解工作站,推行“分流调解+司法确认”模式,分流调解成功后,由法院进行司法确认,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今年以来,诉前分流到相关调解组织13件,调解成功后司法确认13件。 

三是坚持重心下移,就地化解矛盾纠纷。我院以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为宗旨,秉承百姓少跑路、法官多走路的理念,不断延伸司法为民的触角,设立巡回法庭、假日法庭、田间地头法庭,与百姓预约在方便的时间和地点审理案件。把为诉讼群众提供便利与开展法治宣传有机结合,在厘清责任、明辨是非的基础上加强法律释明和以案说法工作,使百姓心目中高深莫测的法院庭审成为一堂堂生动的法治公开课,切实提高群众法律意识和运用法律解决纠纷的能力,达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目的。今年1月至8月,城子河法院收案数同比减少103件,同比降低18.33%。 

二、落实“四进两微一机制”,构建全覆盖综合治理格局 

一是聚力源头预防,探索在前端治未病。城子河法院主动将工作融入当地党委领导下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积极化解社会矛盾,为新时代乡村振兴强基赋能,与综治管理中心协同,动员全院审判力量下沉22个村(社区)网格当中,将“坐堂问案”与上门服务相结合,架起司法连心桥,促进基层纠纷源头预防,把“进社区、进村屯、进企业、进校园”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内容。聚焦基层社会治理,围绕群众普遍关心的邻里纠纷、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等问题,开展专项普法讲座,提高广大群众法律素养,增强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能力,促进社区、村屯营造文明、法治、和谐的发展环境。聚焦平安校园建设,紧密关注校园法治教育,通过播放法治动漫宣传片、线上“公众开放日”、法治教育课等方式,引导师生知法、懂法、守法、用法,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驾护航。聚焦营商环境建设,围绕企业普遍关心的劳动关系、知识产权、商业风险等问题,给予法律咨询、面对面指导、一对一普法,针对企业经营种类,介绍符合其经营的高发法律风险,并提供风险防控意见,引导企业管理者依法管理。今年,城子河法院四进普法宣传达五十余次。 

二是运用法官说法,将纠纷止于未发。为了让群众享受“指尖上的便民普法”,城子河法院从创新普法形式和聚焦群众关切的法律热点问题上入手,利用“两微”以法官说法的方式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在法官说法中灵活运用文字、图像、视频等多种手段,通过以案释法向群众讲解矛盾纠纷因何而起、如何避免纠纷发生。截止到目前,城子河法院发布法官说法微信234条、微博279条,微博排名进入省院2023年3至6月微博榜单前20。 

三是坚持多方联动,形成齐抓共管格局。城子河法院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为指引,探索多元纠纷化解机制,充分发挥“四所一庭”联动机制,与派出所、司法所、律师事务所、法律服务所相互衔接,有效配合,充分运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等调解优势,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工作,将矛盾纠纷妥善化解在村屯,避免矛盾上交和激化,将诉源治理工作落到实处。今年以来,“四所一庭”联动机制化解纠纷案件15件,建立了联动微信群,将辖区内村委会、社会网格员、调解员拉入微信群,通过微信群办理送达、委派调解、法律知识解答、巡回审判、诉前调解等工作,让“四所一庭”机制的力量发挥到最大。 

三、做实“一零一”承诺,构建全流程诉讼服务新格局 

一是诉讼服务“一次办”。城子河法院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人民法院诉讼服务工作要求,以为人民群众提供高水平的一站式诉讼服务为目标,全力打造“一站通办”诉讼服务中心,不断拓展诉讼服务职能,持续优化诉讼服务方式。诉讼服务中心结合工作实际,将诉讼服务大厅设立为集立案、调解、裁判、服务为一体的综合型、集约型、智慧型诉讼服务中心。为当事人提供诉讼引导、立案受理、诉讼费退费办理、案件查询、联系法官、材料收转、多元解纷、诉调对接等多项诉讼服务,并配备引导员为当事人现场答疑解惑。同时为群众提供休息座椅、打印设备、起诉状等文书模版、诉讼流程指引手册、手机充电和应急药品等便捷温馨的人性化服务,实现“走进一个厅,事务全办清”。 

二是立案服务“零距离”。城子河法院以“智慧法院”建设为契机,实现线上线下业务的深度融合对接。在诉讼服务中心缴费窗口开通微信支付诉讼费便捷服务,当事人只需出示微信付款码,就可以轻松快捷的缴纳诉讼费,实现“码”上支付。升级12368诉讼服务热线功能,为群众提供诉讼业务咨询、诉讼程序指引、立案导诉指导、案件信息查询、协助联络法院工作人员等服务,实现一号通办的集约化诉讼服务。引导群众通过“移动微法院”进行网上立案、参加庭审。让当事人足不出户参与诉讼活动,为案件当事人提供了高效便捷的诉讼服务,为人民群众提供智能精准的司法服务。目前,城子河法院网上立案261件,网上立案率98.9%,网上缴费率90.4%,电子送达率98.09%,12368诉讼服务热线接听次数71次。 

三是贴心服务“最多跑一次”。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司法服务的新期待,城子河法院在诉讼服务大厅窗口、导诉台大力推行一次性告知服务,对诉讼咨询给予全面解答,对办理事项进行全面告知,实现了“最多跑一次”,真正做到让当事人少跑路、不跑路。

责任编辑:张岩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