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案庭是法院司法服务的“第一窗口”,也是百姓感受司法为民温度、公平正义力度的首道关口。当您迈入虎林法院立案庭诉讼服务中心大门时,墙上的“热情服务 司法为民”八个大字便映入眼帘。
老人行动不便 法官上门立案暖人心
“喂,是虎林法院吗?”
“是的,这里是虎林法院立案庭,请问您有什么事情?”
“你们能上门立案吗……”
4月17日,阴天,小雨。和往常一样,虎林法院立案庭庭长王莉莉与干警们在大厅探讨立案审查问题及今日的工作安排,这种“片刻清闲”的场景在立案庭似乎也只有每天上班前这几分钟才能看到。
叮铃铃~叮铃铃~喂,您好!这里是虎林法院立案庭,请问您有什么事情?
随着一通电话的接起,干警们开启了繁忙的一天!
电话那边是家住虎林市某小区的赵大爷,通过电话交谈,干警得知赵大爷因脑出血导致行动困难并伴有语言障碍,通过电话很难准确判断赵大爷的诉求,经过一番询问,干警留下了赵大爷的联系方式及“难以确定”的家庭住址,电话挂断后立即向庭长王莉莉汇报了此情况。当天下午,王莉莉带领两名干警前往赵大爷家。由于几个小区名字相似,大家几经波折,一番打听,最终敲响了赵大爷的家门。
原来,赵大爷在二十多年前就离异了,与前妻有三个子女,夫妻双方共有两套房子,均在女方名下。后因种种原因,二人和平离婚,房子一人一套。离婚后赵大爷感觉前妻一人带孩子不容易,而且对自己也很好,就没有要求把房子过户到自己名下。转眼到2020年,赵大爷突发脑出血住院,出院后,却渐渐发现前妻与子女对他不比从前,让赵大爷寒了心。便想让前妻把属于自己的房子过户到自己名下,可对方并不配合。故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女方协助自己办理过户。
了解情况后,干警便开始了立案工作,赵大爷虽手脚不便利,但也十分配合,很快按程序完成了立案工作。可王莉莉并没有马上离开,而是坐下与赵大爷唠起了家常,询问赵大爷平时生活中有什么困难、家里亲戚情况、与小区邻居关系怎样等。交谈过程中,赵大爷情绪非常激动说:“已经很久没有人会询问他这些了,没人在乎他过得好坏。以前的自己天不怕地不怕,没想到生了一场病,晚年生活发生了如此天壤之别的变化”。
“说实话,真没想到一个电话你们真的会来,你们不仅解决了我的困难,更是给我灰暗的日子带来了‘光’”,赵大爷感激地说。
“龙法和”云法庭 让司法服务现代化触手可及
“真是不敢想啊,现在有纠纷能处理得这么快,以前一直以为这种事必须去法院打官司才行,哪像现在扫个码,纠纷就很快解决了,简直太方便了!”虎林市中心街道城东社区的居民张大姐感慨地说道。
原来,2023年张大姐借给朋友吴某2000元,约定8月份还款,可至今未还。期间张大姐多次索要可是对方总以各种理由拖延不还,这让张大姐很苦恼!张大姐说她也想过去法院起诉,可是担心自己不懂立案程序,而且金额也不大怕麻烦就一直没有去。偶然路过社区,看到门上贴的“虎林市人民法院,扫一扫 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海报,便询问社区工作人员,是真的吗?社区工作人员说到“大姐,是真的!是咱们法院法官来贴的,还给咱们社区工作人员演示了如何操作,咱们这已经有人成功调解的了,你要是有需要可以试一试,不懂的我们来教您。”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张大姐拿出了手机“扫一扫”,按照系统提示进行了登记,很快就操作完成了。就在张大姐与社区人员交谈的过程中,她的电话响起了,原来是虎林法院的调解员打来的,了解情况后调解员联系上了张大姐的朋友吴某,并确定了第二天的调解时间。
双方准时来到虎林法院,在法院诉前调解组调解员的帮助下,困扰张大姐近一年的问题解决了。吴某当场转账给张大姐2000元,说自己不是不想还钱,最初是因为给父母看病,手里没钱却不好意思直接说。只能找理由拖着,还希望张大姐能原谅自己。张大姐得知事情原因后,赶紧询问了吴某父母的身体情况,可见是个热心肠的张大姐啊。两人对视一笑,开心地走出了法院的大门。至此,困扰张大姐已久的事儿,未进诉讼程序通过“龙法和”得以解决。
立案“小窗口”便民“大平台”
“你好法官,有个朋友向我借了20000元,一直没还,我想起诉他。但我在外地,如果专门过去一趟,既麻烦,成本也高,我该怎么办?”电话那边李先生说。
“你好,你可以通过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平台办理网上立案。”
“那开庭的时候我回不去……”
“不用担心,我们可以安排视频调解、网上开庭,你只需要一部手机就可以参加庭审”。
近日,虎林市人民法院通过网上立案和视频调解,成功化解了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2022年4月,被告孙某因生意周转不开向原告李某借款20000元,并给原告写了欠条约定2022年年底还钱。直至2023年3月份,原告家中变故,父母身体状况不太好,一直在外地陪父母看病,急需用钱。才催促被告还钱,但经多次索要无果甚至最后不再接听原告电话,故原告通过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小程序向法院提起网上立案。
由于原告急需用钱给父母看病,接到案件后承办法官片刻不敢耽搁,几经波折联系到了被告孙某,孙某得知自己变成“被告”很诧异,因为他知道原告在外地没想到可以起诉自己。在承办法官的耐心劝导下,最终孙某同意调解。转眼到了约定调解的日期,原告李某成功链接上了视频调解程序,调解过程中承办法官以“如我在诉”的理念,细心倾听、劝导,站在当事人的角度,设身处地感受他们的需求和期望,关注他们的情感变化和心理活动。最后,不到半小时,李某和孙某便达成了调解协议,此纠纷成功化解。
近年,虎林市人民法院为切实提升司法为民水平,始终坚持“司法为民”理念,推进便民利民服务,为群众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诉讼服务,大力推广网上立案、跨域立案、网上阅卷、网上鉴定、电子送达等一站式便民利民措施,不断延伸司法服务职能,让辖区群众在享受到高效便捷的司法服务的同时,更深一步体会到“司法为民”的温度,切实打通便民诉讼的“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