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征文选登 | 我铸魂砺剑:一位法院政工干部的教育培训叙事 作者:朱涛 发布时间:2025-11-17 11:18:50

朱涛 滴道法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
在法院工作的十二年里,我的办公桌上始终摆放着两样物品:一本翻旧了的制度汇编,和一沓记录着日常工作的笔记本。这些泛黄的纸页间,镌刻着法院队伍建设从“规模速度”到“质量效能”转型的深刻印记,也见证着政工干部在教育培训主阵地上如何为司法事业铸魂育人的点点滴滴。
01在思想淬炼中校准政治航向
2019年那个冬天,我作为新任政工干事,全程参与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当看到副院长老马对帮扶对象进行看望慰问回访的故事,当听到立案庭张大姐在分享为农民工追讨血汗钱的曲折经历,我忽然懂得,政治教育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要用真情实感叩击心灵。我们创新开展的把“感受不到”从而“想不到”变成“零距离走一遍”,让干警在重现多元治理的方式中感悟司法为民初心,这种沉浸式教育让政治理论真正入脑入心。
2019年第六个国家宪法日时,我们策划的“向宪法致敬”系列活动,从组织新任法官参加宣誓,到制作每年一部“宣誓”微视频,再到在街头开展宪法宣传日集中宣传活动,这些庄严的仪式感让法治信仰具象化。记得民事审判庭温法官在宣誓后说:“当我把右手放在宪法上时,突然明白了肩头这份责任的千钧之重。”这种触动,正是政治教育最珍贵的收获。
02在专业训练中锻造过硬本领
2016年司法改革大幕拉开,员额法官选任成为政工工作的重中之重。我辅助政工完成改革工作,通过庭审评查看专业能力,通过案例考核看司法智慧,通过民主测评看职业操守。老法官用多年积累的司法智慧,为年轻法官画准“政治画像”。这种多维评价机制,让真正德才兼备的人才脱颖而出。
2024年面对新型审判团队建设需求,我们打破传统培训模式,通过“案例解剖麻雀式”研习,帮助法官快速掌握技术事实查明方法。当看到崔法官审判团队在办理某合同纠纷案时,能熟练运用老法官传授的经验抽丝剥茧,我深切感受到专业训练对审判质效的乘数效应。
03在人文关怀中激发队伍活力
2020年,我们在兼顾办案的同时,更注重发现干警的“隐性需求”。当发现兰岭法庭小周因办公出现焦虑情绪,我们没有简单安排谈话,而是安排同事们轮流与小周并肩作战,多方面了解深层需求,调整岗位,这个要强的年轻人第一次在镜头前流下眼泪。这种润物无声的关怀,往往比制度更温暖人心。
在青年干警培养中,我们打造“青蓝计划”。除了业务导师,每位青年法官还配备思想导师。记得给新考录的90后法官助理小纪匹配的导师是有多年一线办案经验的郭法官。起初小纪还不能融入基层办案,直到带着他走访自己办理过的案件当事人,在田间地头讲述调解要点,小纪才明白,司法智慧不仅在法条里,更在群众的心坎上。
04在改革创新中培育时代新人
2020年疫情突袭而至,我们迅速适应新方式,推出“网上办案”。新老法官都能灵活利用网络办案,让干警在数字环境中锤炼应变能力。当看到资深法官从最初对在线诉讼的排斥,到能熟练运用网络庭审固定证据,我深刻认识到,教育培训必须始终与时代同频共振。
站在法院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上,政工干部的教育培训使命愈发清晰。我们要做司法良知的守护者,在政治引领中筑牢忠诚;要做专业能力的雕刻师,在实战实训中锤炼本领;要做人文情怀的播种人,在严管厚爱中激发活力。当每个法院人都能在教育培训中实现政治素养、专业能力、人文精神的三维成长,人民法院服务大局、司法为民的根基必将更加坚实。这,就是新时代政工干部交出的时代答卷。
责任编辑:张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