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山区人民法院在办案力量有限的情况下,整合多方资源,对症下药,采取以下措施力促案件良性循环。
一是针对送达难,送达前要求原告准确提供联系地址、力求一次性穷尽送达;加强同公安、工商以及居委会等单位的沟通,并设置专人调查区域内案件送达情况,及时掌握送达动态;借助内网当事人查询系统获取当事人在全市法院的同期涉案情况(包括审理和执行案件),灵活适用高院有关送达问题的规定,发挥送达地址确认书的最大功效;
二是针对当事人到庭率低的现象(尤其是在公告送达及监所开庭案件中),庭前对本人不到庭陈述的法律后果进行释明,并适时依职权展开事实调查,合理安排审理时间。
三是针对事实不清、双方争议较大的案件,通过审判管理信息系统了解当事人的涉诉情况,周密做好庭前准备工作,要求原告全面提供证据材料,并合理分配举证责任,减少行为人利用信息不对称实现不法目的,判后积极总结经验,庭内形成合力,加大对虚假诉讼的打击力度;
四是针对事实清楚,形式证据相对完备的案件,找出双方矛盾根源,加大释法析理力度,及时调判,防止后续矛盾的发生。